[打印] |
6月6日,省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指揮辦公室提出,近期將在湖北省住建部門組織風險排查專班,對全省各領域金融市場展開嚴肅排查,重點對省內非法集資等金融風險大力打擊嚴查。
“買房返本”、“售后包租”等購房詞匯,聽起來很美妙,但是實際背后卻是陷阱重重,甚至往往隱藏著非法集資的風險。湖北省住建廳有關人士介紹,房地產領域非法集資的重要表現形式是,房地產開發企業預售或房地產中介機構代理銷售中,不具有房產銷售的真實內容或者不以房產銷售為主要目的,以銷售房產份額、返本銷售、售后包租、約定回購等方式承諾高額回報,誘導銷售房地產,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相關法規對這類行為明令禁止。《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規定,不得采取返本銷售或者變相返本銷售的方式銷售商品房;不得采取售后包租或者變相售后包租的方式銷售未竣工商品房;商品住宅按套銷售,不得分割拆零銷售。
購房者如何識別風險,守好自己的錢袋子?省住建廳介紹,房地產領域涉嫌非法集資的表現形式還有:房地產開發企業與中介機構相互串通,以投資房地產項目開發建設的名義,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前,房地產開發企業違規預售或房地產中介機構違規代理銷售,以內部認購、發放VIP卡、團購優惠等形式,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此外,有的還利用互聯網平臺開展以房地產金融業務為名義的非法集資。未取得相關金融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地產中介機構、房屋租賃機構利用互聯網從事金融業務,或與P2P網絡借貸、股權眾籌等互聯網平臺合作,通過“眾籌買房”“首付貸”等形式違規、超范圍向社會公眾吸收資金。
據介紹,全省各地住建、房產部門將重點整治以下行為: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前變相收取定金、預訂款、誠意金等費用;返本銷售、售后包租、分割拆零銷售;違規為炒房人墊付或者變相墊付首付款;非法侵占或者挪用客戶交易資金等。
全省各地將房地產領域金融風險排查與房地產市場監管、市場秩序專項整治等工作相結合,圍繞房地產行業非法集資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企業債務風險等關鍵環節和重點部位開展風險排查。對排查出的風險隱患通過約談勸導、函告提示、責令停止相關行為、行政處罰等措施進行處置;對確實無法通過行政處置手段化解的違法違規金融活動風險隱患,及時通報公安機關依法依規立案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