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一個微型小區,3棟居民樓同時裝了電梯。每臺電梯都因地制宜,外觀不同、配置不同、設計方案也完全不同。普陀區曹楊新村街道的這處加梯工程被居民們稱贊“走量”又“走心”。3年走通全流程,參與者們都因此“功力見長”——
三部加裝電梯竣工,方案各不相同
5月28日一早,梅嶺北路35弄美源公寓2幢4-6號樓下十分熱鬧,原來是歷時兩年的美源公寓3、4、6號加裝電梯項目終于竣工剪彩了。
坐落于花溪園梅嶺北路西側的美源公寓始建于1998年,是個僅有四幢樓的商用袖珍小區,由于因地而建所以每幢相同樓層戶型均不相同,底樓均為游泳池及商戶,2、3、6號樓一梯兩戶,4號樓為一梯一戶。
小區環境和位置也很不錯,居民出小區門便是香樟成蔭,附近還有曹楊公園。但這樣的7層小樓唯獨沒有電梯,隨著小區居民老齡化,這便成了居民的一樁心事,早在十年前居民就期盼著能給住房加裝電梯,如今居民年紀大了,加裝電梯已成為解決老人爬梯難,方便小區民生的迫切需求。
如今通過黨建引領,居民自治開展實事惠民工程,近三年來電梯終于裝好了。“現在好了,不用費力爬樓梯了!”已是花白頭發的王晨家住3號樓6樓,他刷了下電梯卡,按下6樓,幾秒鐘就到家門口。王晨作為加裝電梯項目推進中的其中一員,坐電梯回家時掩不住的是嘴角的笑意,在此之前他每天上樓一趟要爬93格樓梯。為啥算得那么清楚?那是因為爬樓真的很累,老人走一級臺階數一級臺階。每天來回四趟,這上下樓就成了生活中的一件頭疼事。
同一個小區里的三部電梯還有所不同。從外觀和配置上,6號樓的電梯通道有明亮的玻璃窗,4號樓則完全封閉,3號樓直通居民客廳,這是怎么回事?
據施工方透露,三部電梯的設計方案是在房屋結構安全的基礎下結合居民需求所作出的個性化定制。比如,6號樓在電梯通道設置窗戶可改善低層住戶居民因加裝電梯而導致室內通光問題;4號樓電梯看似遮得嚴嚴實實,但卻是進口貨,治療很好、價格不菲;3號樓則是為了滿足居民不愿半層入戶的需求而設計的。
小區居民各顯神通,共同推進工程“加速度”
早在2016年初,美源公寓4號樓居民率先向業委會提出申請自籌加裝電梯,2016年5月美源公寓加裝電梯項目正式成立;2016年10月,普陀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對3、4、6號樓多層住宅增設電梯做了同意批復,項目拿到“準生證”;2017年11月,三個加裝電梯項目正式開工……
“在加裝電梯的項目推進中,我們鄰里間從相對陌生到彼此熟識,增進了鄰里關系,最要感謝低層住戶們對工作的支持與幫助。”家住6號樓7樓的轉業軍人共產黨員的趙樹元在竣工儀式上作為業主代表發言,同時他也是本次電梯加裝項目發起人之一,2016年趙樹元作為居民代表在社區居民會議上提出加裝電梯的提議。由于樓組里不少老人都面臨著同樣的爬樓難題,往往上樓了就不想下去,因此得到了美源小區眾多居民響應。
2016年5月起,美源公寓加裝電梯項目正式啟動,并成立了加裝電梯工作小組。由趙樹元任組長,業委會主任王萍為副組長,同時各個樓租均選了一名代表為組員,成立了加裝電梯同心工作小組。期間,工作小組保持每星期召開一次溝通會,通過充分反復溝通討論,力爭做到每個環節居民均知曉參與。
小區居民也各顯神通,從設計公司到電梯品牌都由居民自主選定。前期到市政設計院選擇設計方案均有工作小組成員和居民積極參與,設計交流會就開展了7次,還每月2次召開居民大會,向居民征求意見,同時對反對加裝電梯的居民也反復溝通解釋,希望了解并解決他們的困難需求。
黨建引領提供支撐,第三方全程介入
“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工作小組經過不斷調研評估,最終確定筑福集團作為美源公寓加裝電梯的總包單位,它在居民區多層住宅加裝電梯方面有著許多成功經驗,同時也是市住房加裝電梯協調小組的成員單位。
項目中,這家公司不僅負責加裝電梯的設計、施工等工作,并由其熟悉流程的工作人員承擔跑流程、找相關部門蓋章等事宜,為居民提供方便。加裝電梯項目從啟動之初,原來要走60多步程序,蓋46個章,已簡化為15個章。除了房管、規劃、建設、施工等部門,第三方也承擔加裝電梯的前期協調和服務工作,大大提升了加裝電梯的推進速度。
而阻力最大的階段,是項目征詢的前期過程。業主們的意見難以取得統一,首先加裝電梯對于低層住戶并無益處,反對聲音大;其次4號樓是一梯一戶,居民分攤費用大,7樓業主分攤費用高達20萬;每個樓棟的電梯進戶方式均不相同……就算是住在同一樓層的居民,需求也不盡相同。
在住戶間的利益協調上,居民自主協商是主體,但小區黨組織的引導作用不能缺失,需要同時提供一定的協調機制。花溪園居委會作為該項目的運作平臺和后臺維護,針對上述問題,逐一開展工作。經過居委會對問題樓組開展了耐心細致的工作后在4號樓100%情況下,3號樓,6號樓均達到了政府要求同幢90%同意的要求。
同時,積極發揮黨建引領下,“1+3+X”聯席制度的作用落實,為美源公寓加裝電梯項目推進提供支撐,業委會當好“錢管家”,物業做好“服務員”,居委會成為“貼心人”,由居委會牽頭三方代表協商、業委會負責監督管理、物業公司負責工程具體督導,在具體實施中碰到問題后,積極收集居民意見,三方再協調溝通,適時調整工作方案,繼續推進工程項目,使加裝電梯項目盡可能滿足小區居民的實際需求。
最終,各方努力之下,居民們都成了電梯房的直接受益者。
欄目主編:欒吟之
文字編輯:欒吟之
本文標簽:加裝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