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電梯行業(yè)新媒體!
[打印] |
“滴”,一聲刷卡聲響后,嵌于樓體外側的電梯穩(wěn)步勻速上升,運行中沒有任何噪音,僅僅10秒多,便從1層直達7層。3月11日下午,記者在樂山小區(qū)9號樓1單元體驗了一把老樓加裝電梯帶來的便捷。
是什么讓全市首個舊城改造開放式小區(qū)——樂山小區(qū)克服重重困難,完成電梯加裝?一部電梯雖小,能夠順利竣工卻并非易事。這其中,在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共治起到關鍵作用。
據(jù)了解,建成于上世紀80年代的樂山小區(qū),每棟樓前都設有一片空地。根據(jù)這些特點,樂山小區(qū)在樓前樓后進一步細分出35個庭院,下設35個庭院黨小組,社區(qū)302名自管黨員在各自庭院黨小組中發(fā)揮作用,力求“院事院解決”。面對加裝電梯裹足不前的狀態(tài),“紅色庭院”南9庭院黨小組成員主動出擊,黨員、樓長、熱心居民積極聯(lián)系樓內居民,摸情況、想對策、跑手續(xù)、出方案,通過20多次協(xié)商,歷時半年多將工程中一個個難點攻破,最終解決了簽字比率、樓體施工圖、管道雜亂等問題,確保了加裝電梯的順利施工。
裝的是電梯,暖的是民心。區(qū)別于去年初投用的單位宿舍加裝的首部老樓電梯,樂山小區(qū)的電梯是濟南市首部社會居民樓加裝的電梯。“真心實意為民著想,實實在在為民辦事,這輩子能住進‘電梯房’,真是值了。”居民王先生激動地說。
本文標簽:電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