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原標題:視頻|老舊住房加裝電梯的“上海加速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到,要支持城鎮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事實上,上海從2012年開始,就一直在不斷探索老公房加裝電梯的推進路徑。從最初裝一部電梯需要耗時兩三年,到現在三五個月就可以順利開工,上海是如何實現老公房裝電梯的加速度呢?
陰雨連綿的三月里,普陀區桂楊園里這棟35歲的老公房正醞釀著"新生"。就在前兩天,居民們盼望已久的老公房加裝電梯工程順利動工,距離最初的設想僅僅三個月的時間。之所以如此迅速,得益于街道特設的加梯指導辦公室。這里由普陀區房管局退休的老科長坐鎮,負責為居民提供最精準的咨詢服務。
此前,街道在調研中發現,一些業主對政策、施工影響不了解,造成項目推進速度緩慢。而現在,有了老法師的幫忙解釋跟進,加裝電梯的方案很快獲得了24戶業主100%同意,隨后的一些跑腿蓋章工作,也有專門的加梯公司代理,整個流程更加高效。
老舊住房加裝電梯的“上海加速度”
曹楊新村街道自治辦主任魯瑤向記者透露,今年要做的第一步是把加梯可行性的地圖梳理清楚,繪制出來,這樣方便居民來咨詢的時候,就能知道我們樓是不是適合安裝電梯。
目前,通過引入社會力量,引導居民自治,推動老公房加裝電梯的做法正在普陀全區推進,區級層面的徐虎工作室也日常對外開放,通過專業人員一對一協調,為老舊小區加梯提速增能。
普陀區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長沈捷表示,下一步將在所有的老舊小區,進行綜合修繕的意愿征詢,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作為一項征詢的前置工作,同步推行。
事實上,近年來上海在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方面的步伐一直在不斷提速。從2012年正式開始試點到2017年五年間,全市一共完成加裝電梯的數量僅24臺;去年一年竣工的數字就達到了36臺;而今年僅前兩個月,竣工的電梯就已達23臺。
老舊住房加裝電梯的“上海加速度”
加速度的背后,是一路堅持不懈的探索。試點剛開始時,由于審批手續繁瑣、少數業主人心不齊,有些項目一跑就是兩三年。
陸陸續續有了成功的樣板后,更多小區躍躍欲試。2015年3月,在普陀區怒江苑小區7號樓,本市第一個居民自籌資金加裝電梯的工程正式開工。2016年11月,市里三部門聯合下發通知,精簡加裝電梯的審批環節,同時編制相關指南,幫助居民按圖索驥申請。再加上 基層群眾自治組織的共同努力,可復制、可推廣的路徑 越來越多。
僅去年一年,全市各區就佳音不斷。虹口區去年成立了加裝電梯事務所,還推出一套流程精簡、一目了然的《加裝電梯工作法》,將加裝電梯所涉及的所有流程,進行了梳理提煉。
據虹口區江灣鎮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浦裕蘭介紹,審批流程一般三個月左右就可以走完。
靜安區則在單幢樓單個項目申請的基礎上,摸索多幢樓宇共同申請的模式。2016年,彭浦鎮的遠龍公寓小區業主自發成立了加裝電梯聯建小組,最終5幢樓的居民100%同意安裝電梯,并于今年1月正式交付使用。彭浦鎮副鎮長姜鶴介紹,從政策頂層設計上支持,比如原來要100%同意,現在政府進一步就是一幢樓90%同意還有10%不反對,也能推進。
楊浦區的探索,則深入到了自管公房小區,通過第三方資金托管的模式,依靠居民自治,解決了沒有物業的小區安裝電梯的難題。
松花江路95弄居民區黨總支書記陳秀娟表示,將資金問題解決了,后續的工作就可以順利開展了。
從去年開始,包括嘉定、黃浦、浦東等多個區都實現了老公房加裝電梯工作的零的突破。僅今年頭兩個月,全市目前已立項的加裝電梯項目已有41個。在此基礎上,上海將繼續堅持"能加、愿加、盡加、快加"的原則,下一步還將出臺相關支持政策,包括居民同意率等加梯條件有望進一步放寬。
老舊住房加裝電梯的“上海加速度”
上海市房管局城市更新和房屋安全監督處副調研員徐曉峰向記者介紹,近期已經制定了,關于做好本市加裝電梯的若干意見,現在也是積極在培育第三方力量,來為居民做好方案的設計、手續的申報,包括項目的實施,為的是不讓居民再跑腿了,讓第三方和專業的人士來做專業的活。
隨著城市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讓居民們尤其是銀發一族不再飽受爬樓之苦,既是大勢所趨,也體現了城市的人文關懷。相信隨著政策的進一步簡化和加梯經驗的不斷積累,將有越來越多的老公房居民圓上電梯夢。
老舊住房加裝電梯的“上海加速度”
責任編輯:wyjimmydi
本文標簽:加裝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