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新湖南客戶端·法制周報記者倪歡歡見習記者楊友林
“現有的樓梯房加裝電梯是目前老百姓關心的問題,呼聲很高。”永州市人大代表唐群英告訴記者,2005年之前,永州建的房子都是五六層的樓梯房,最高的七八層。目前80%的人還住在樓梯房里,老年人要么上不去,要么下不來。“我是人大代表,有義務為老百姓發聲,要推動這個項目的實施。”唐群英說。
記者:現有樓梯房加裝電梯這個項目會給老百姓帶來哪些好處?
唐群英:第一,可以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現在住樓梯房的人大多六七十歲了,爬樓已經很困難,要么下不來,要么上不去。有位75歲的退休老干部住在五六層的公務員小區,1樓有車庫。老人干脆住在車庫里,不愿意上樓去了。
第二,這是自主消費、拉動內需的一個民生項目。一個縣只要有1000套樓梯房,全市就有1萬多套。一套房子按兩個單元計算,共需要大概2萬架電梯。加裝一架電梯的基本預算大概是30萬元,那總共就是60億元的項目。
第三,通過加裝電梯,可以對小區進行提質改造,還可以對老房子進行加固,消除一些安全隱患。
記者:2018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里提到,要把該項目作為最大的民生問題來解決。目前了解到的其他地區的加裝電梯情況怎么樣?
唐群英:目前北京、廣州、深圳、長沙都在實施這個項目,地方政府出臺了相關規定。從政策層面、資金層面、審批層面都做了一些規劃性的工作。湖南衡陽市、廣東清遠市也在進行,我們要向其他地區學習,持續推動項目實施。
記者:你在討論會上作了什么發言?大家對此問題的關注度如何?
唐群英:我在討論會上說的就是這個問題,剛剛我們代表團也在討論這個問題。
可見,不僅我關注這個問題,大家都很關心。特別是老百姓,呼聲很高。我在自家小區散步的時候,聽到小區居民聊天:哎呀,我們小區要是能安電梯就好了。還有人問,看到報道里說有的地方已經在裝電梯了,我們這里怎么還不裝電梯呢?當時我就在想,我是人大代表,有義務為老百姓發聲,要推動這個項目的實施。
記者:關于推動加裝電梯項目的實施,政府目前做了哪些工作?
唐群英:現在怎么做永州還沒計劃好,目前沒人推動這個項目,還只是在摸底階段。市財政局2018年3月專門給市委、市政府兩大院發了一個函。市委的宿舍樓有20套,市政府有近30套,共需要加裝電梯約120套。如何把這個項目推開,大家還在討論。
記者:樓梯房加裝電梯,政府如何開展工作,有大概的思路嗎?
唐群英:這個我們還在思考。第一,相關部門要出臺政策。如市自然資源局、住建局等,要研究政策措施;政府要下發文件,各縣區要把加裝電梯納入民生工程。第二,要加強資金扶持。我看到外地一些報道,加裝一個電梯政府支持10萬元,剩余20萬元誰受益誰出錢。比如5層的房子,一般情況下,3樓出平均數,2樓比平均數減少10%的費用,1樓不出錢,4樓增加10%的費用。第三,要建立一個協調機制。加裝電梯不會一帆風順,因為高層的住戶一般是支持加裝電梯的,低層的可能會有意見。這過程中需要協調,政府要加強對矛盾糾紛的處理。
記者:加裝電梯最大的困難是什么?
唐群英:最大的困難可能就是低層住戶的協調及矛盾糾紛處理。低層的住戶可能會有意見,擔心加裝電梯影響自家的采光,增加噪音。
2019年01月25日第07版
本文標簽:加裝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