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通訊員蔣成杰
2017年11月22日,杭州上城區(qū)清波街道勞動路社區(qū)新民村2幢1單元的居民,坐上了家門口的新電梯。這也是浙江省、杭州市先后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新政后,杭州首臺加裝電梯的小區(qū)。如今,近一年時間過去了,那些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qū)用得怎么樣,本報記者分多路回訪。
運行平穩(wěn)鄰里和諧
10月31日,記者來到新民村2幢1單元,和一年前相比,現(xiàn)在需要先在外刷卡,電梯開門并只能去電梯卡對應的業(yè)主樓層。
“設置這個功能主要是因為電梯在小區(qū)外圍,沒有門禁設置,擔心會有閑雜人員進入電梯搗亂。”該單元加裝電梯的發(fā)起人何先生說,這一年來,電梯運行平穩(wěn),電梯公司的維保人員維護及時,體驗還不錯。
不光如此,通過加裝電梯,樓道里的鄰居交往密切的同時,走得也更近了。電梯使用上有什么疑惑,大家也會商量著解決。“因為我們是杭州首個嘛,當時創(chuàng)新性地使用了鋼帶升降,后來發(fā)現(xiàn),安裝在樓頂?shù)碾妱虞S運行聲音有點響。不過好在是連廊式電梯,距離房間有一定距離,對生活影響較小。”何先生說。
目前還在2年維保期內,每月主要是交些電費。“很省,一個月80塊錢就夠了。”何先生解釋,各樓層繳納電費的比例和當初出資比例相同,實行梯度制,一樓二樓不出資,三、四、五、六樓各承擔10%、20%、30%、40%的電費。之前,大伙兒籌集的資金裝完電梯后,還有剩余,用于支付電費。“等政府補貼的20萬元下來后,我們準備成立一個電梯維修基金,以補充以后電梯的維保費用。”
上下五樓只要20秒
浙大華家池34幢,又稱教授樓,這座建于1995年的獨立單元6層小樓里,12戶住戶基本是老教授和離退休干部。盡管加裝電梯的過程一波三折,但終于在今年4月中旬完工。
近日,記者來到該樓棟前。這臺電梯并不是全透明式觀光電梯,而是將采光玻璃裝在了單邊,一次最多可乘坐8人。由于整棟樓的住戶都是80歲以上老人,這樣的設計既能在電梯轎廂里保持充足的光線,又避免因恐高引起不適,保障老人安全。
501室的潘根生,84歲,浙大茶學系教授。作為加裝電梯的發(fā)起人之一,潘老師對電梯的建成頗為滿意。他告訴記者,一樓與二樓的住戶可以免費乘坐。電梯運行每月電費在60元左右,8戶分攤。首年屬于維保期內,電梯公司每兩周就會檢修一次。
“現(xiàn)在上下樓只要20秒,出門很方便。坐電梯時還能欣賞到自然風光,心情都變好了。”潘老說,原本擔心的采光和噪音問題,現(xiàn)在看來沒有影響。
不過由于單面采光,夏天上午9點到12點之間受到太陽直射,電梯轎廂內比較悶熱。對此,潘老師也表示,盡管乘坐時間較短,希望廠家改進。
雙門貫通進出方便
金秋花園的電梯采用全透明觀光式電梯,電梯井全部采用高透明鋼化玻璃拼接而成。
站在遠處,電梯上上下下的運轉一清二楚。轎廂最多可乘坐5人,這是目前杭州加裝電梯里的首臺貫通式電梯。電梯轎廂有兩扇門,一樓電梯入口門在北側,居民乘坐電梯,到樓層后,轎廂南邊的門打開了,出來就是樓道。家住6樓的陳先生說:“現(xiàn)在進電梯都不用轉身,對于行動不方便的居民來說很便利。”這也是居民們根據(jù)樓道特點協(xié)商后決定的。
電梯內部的按鈕也很有意思,只有1、2、4、6四個樓層按鈕。原來除了1樓外,電梯只在2樓半、4樓半和6樓半的位置停。不用每層開門,運行費用也會相應減少。
陳先生告訴記者,和其他小區(qū)加裝完成的電梯一樣,一樓和二樓的住戶可以免費乘坐,每月電費在50元至100元之間。
盡管全透明觀光式電梯避免了采光不足問題,但由于電梯轎廂內沒有空調,和華家池34幢一樣,居民普遍反映夏季時溫度較高,散熱不夠好,希望廠家能加裝排氣扇。
版權聲明: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圖文無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
來源:浙江老年報
本文標簽:加裝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