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如果用一個詞概括近幾年的電梯產業,那一定非“安全”莫屬。用戶從最初注重電梯的方便快捷、使用舒適,到現在越來越關心運行安全;企業從最初只注重電梯的購買安裝成本,到現在越來越在乎后期的維保費用……這無不顯示著一個信號:電梯行業的拐點,來了!
無論是從企業自身角度分析,還是從整個行業發展方向來看,電梯行業向服務轉型已成大勢所趨。中國電梯協會理事長李守林就曾表示:“幾年后,我國電梯行業很有可能變成以維保業為主、制造業為輔的行業。”如何平衡產品與維保二者的關系,實現用戶安全、企業省錢的雙贏局面,華升富士達電梯的“縱橫兩步棋”值得行業思考。
一縱:安全“智造”,技術創新守護“生命之門”
在今年年初舉辦的“2017中國(上海)電梯業界創新發展交流研討會”上,國家質檢總局特種設備局副局長賈國棟表示,根據測算,截至2016年底,我國的電梯總量已超過490萬臺,占世界總保有量的三分之,比10年前增長了5倍。數量劇增的同時,如何確保電梯的安全運行和乘客的安全使用,成了整個行業的重點關注方向。
對此,深耕中國市場二十多年的華升富士達電梯認為,安全與責任,是電梯行業的生命線。要獲得用戶的好評,必須從用戶的角度出發,提供安全、便捷、舒適的電梯服務。那些技術服務不到位、單純通過拼價格搶占市場的做法難以長久,電梯后市場需要開啟正確的市場模式,從多方面、多角度提升產品價值。
產品方面,華升富士達電梯從智能化角度加大研發投入和設備改造,實現產品的“智造”升級。以華升富士達電梯最新研發的ZEXIA系列小機房電梯和REXIA系列無機房電梯為例,兩款梯型運用了凝結富士達電梯70年電梯制造經驗的控制和驅動系統,而且在中國電梯行業內率先推出了創領行業發展的“三大安全設計”:轎廂意外移動保護裝置(UCMP)、轎門防扒開設置和耐沖擊層門系統,可以有效扼制電梯成為“噬人之口”,從而守護“生命之門”。
維保方面,華升富士達電梯采用業界最先進的神經元電腦系統,產品本身具有自診斷、自檢測、互監測、自排除功能,在運行十萬次中,若兩次出現同一故障預兆,電腦立即記憶保存并提示維保人員檢查,將故障消滅在萌芽狀態,從而提升客戶的使用價值,可以較大限度地降低使用成本。不僅如此,華升富士達電梯還建立了定期巡訪監督機制,通過回訪、巡訪客戶,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
一橫:覆蓋式服務,維保市場呈現“爬坡增長”
隨著中國電梯行業逐步邁入成熟發展階段,電梯后市場規模已經足夠龐大。然而,對比發達國家的電梯維保市場,中國電梯市場仍缺乏規范。
后期維保費用,讓不少企業和用戶開始正視電梯的長期安全問題。與其貪便宜后患無窮,不如從一開始就選擇一款“安全護航”的好電梯。
有著豐富行業經驗和市場前瞻性的華升富士達電梯,早在十幾年前,就意識到了保證電梯長期安全的重要性。2002年,華升富士達電梯在同行業中率先開展了“五星級”服務。依托日本富士達集團在電梯維保市場中的先進經驗,通過“五星級維保服務+無線遠程監控系統”的預防性維保體系,進一步提高電梯的安全系數,減少電梯后市場維保資金的輸出。
據華升富士達電梯的負責人表示,五星級預防性維保服務,主旨是注重電梯生命周期全過程的品質維護,確保電扶梯的運行安全。加入無線遠程監控系統之后,可以結合電梯自帶的閑暇自動運轉檢測功能,打造出全天候檢測,并且提高維保的預防性。“雙保險”的預防性維保體系,是符合中國電梯維保市場長期健康發展規律的做法,也是尊重生命的初心體現。
在北京,高風險電梯評估工作已經連續3年被列入北京市政府重要民生實事項目。放眼全國,加強電梯安全管理工作也都陸續展開。在電梯后市場,維保服務將和產品質量一同成為電梯行業的“重頭戲”。電梯后市場,企業將如何發展,華升富士達電梯以“產品創新智造+預防性維保體系”的縱橫打法,給行業拋出了一塊引玉之磚。
本文標簽:維保后市場 華升富士達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