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全行業來看,大宗商品行業內,黑色系全面領漲;2016年黑色結束持續5年下跌,價格大幅上漲,漲幅及振幅均創歷史新高;板材強于長材、原材料——尤其雙焦引領鋼價;鋼鐵行業全面扭虧為盈。
2016年,鋼材價格不斷創出年內新高;原材料雙焦不斷刷新價格記錄,而鐵礦石價格則突破2014年以來高點。
鋼價上漲,鋼廠盈利情況全面好轉。
與此同時,分析師任竹倩提到鋼鐵工業投資增速卻逐年下降,新增產能遞減。此外,當前市場庫存與價格走勢關聯度相當之大。
從當前的庫存數據來看,目前已經在非常低的水平,任竹倩認為明年低庫存或結束,庫存水平重新上升。
出口方面,2016年鋼鐵出口結束了六連漲,出現下降態勢。在出口結構上,因歐美國家占比下降,亞洲區域占比有所提升。品種結構上以板材居首,約占總量43%。
分析師任竹倩預期,今年供需呈緊平衡,供給恢復增長,市場由主動去庫轉為被動去庫。
2016年,預計粗鋼同比增長1.1%,表觀消費增長1.7%,考慮庫存因素,實際消費增長1.5%。
另外,分析師任竹倩指出鋼市當前處于美元上升大周期和通脹預期并存的宏觀大背景下。
展望2017年,她預期工業企業將進入主動補庫階段,生鐵產量小幅增長。短流程鋼廠產能利用率提升5%左右,預估產量約6100萬噸。中頻爐在環保、供給側改革大考壓力下,產量將在3000萬噸左右降幅30%左右。
預計2017年全球鐵礦石新增8700萬噸,同比增加800萬噸。鐵礦石仍將維持過剩狀態。
2017年,焦煤供求轉向寬松,其中隨著運輸價格過猛的漲勢緩和,成本將現一定議價空間。焦炭企業同樣如此,供給不會出現像今年一樣緊張的境況。
匹配中頻爐減量和電爐增量,綜合來看,鑒于目前政策環境,2017年粗鋼產量預估下降400-500萬噸。
2017年,分析師任竹倩認為鋼鐵消費將同比下降1.3%左右,但若汽車消費強勁,也不排除消費為正增長。
另外,她也指出2017年鋼鐵去產能繼續進入實質性階段。事實上,全國各省減壓產目標已經達成,目前明確2017-2018樣本煉鐵淘汰能力約4589萬噸,其中在產比例39%。去產能進一步演變成去產量可期。
本文標簽: 鋼鐵市場 鋼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