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隨著城市“身高”的不斷增長,電梯安全問題引起市民的普遍關注。1日,記者了解到,多數單位得靠相關部門的“督促”進行電梯年檢,主動“看病”的電梯只占少數,甚至一些住宅小區的物業以各種理由逃避電梯年檢,電梯“帶病”工作,安全令人擔憂。
主動“看病”電梯不到一半
據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濰坊共有近5000臺電梯,其中2008年增加了860臺,2009年增加了1400臺。按照規定,電梯內必須張貼《安全檢驗合格》證書,作為可以安全乘坐的標志,合格證書須每年進行一次年檢。但是每年只有不到一半的單位能夠主動向特檢院報檢,“4月1日整頓之后能有不到一半的單位主動報檢,之前連三分之一都不到”,據電梯安檢部一位負責人介紹,對于電梯年檢問題,按照正規程序,應由報檢單位在年檢周期內提出申請,到特檢院填寫申請單,相關人員進行檢驗,合格后發放合格證書。企業、事業單位的物業管理較為規范,在年檢周期到來之前,能夠主動提出年檢,多數小區物業電梯年檢還得靠特檢院“督促”。據介紹,為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特檢院經常采用電話催檢和上門督察等方式催相關單位為電梯年檢,但現實情況令人擔心,由于少數單位忽視電梯安全,逃檢、漏檢現象依然存在,過期、滯后年檢現象更是普遍,有的甚至拖延數月之久,導致電梯“帶病”工作,安全隱患令人擔憂。
從申請年檢的程序來看,即使不到一半的單位能夠主動年檢,但幾乎沒有按照正規程序到特檢院填表提出申請的,多數主動年檢的單位都是打個電話告知特檢院,說需要電梯年檢,請相關人員到單位檢驗。
小區物業逃避年檢理由頗多
記者走訪了幾個小區發現,多數物業都表示支持電梯年檢,但對于不主動報檢的現象,一位小區的物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物業不報檢也有很多無奈。“還有不少業戶沒交電梯使用費,錢沒收上來沒法報檢”,這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收不齊電梯使用費,他們也沒錢進行年檢,只能等相關部門催了才“被迫”年檢。 “我們小區入住率不高,分攤到每戶的電梯使用費太高,業戶不滿意”,部分小區以入住率不高作為沒有主動報檢的理由。特檢院業務科的丁主任告訴記者,確實有不少住宅小區的物業以各種理由拒絕主動報檢,甚至有些電梯已經超過了年檢時間。電梯年檢得靠各個單位的自覺性,物業安全意識有待提高。記者采訪發現,對于電梯“帶病”工作的危害多數物業都清楚,但對于沒有主動“看病”,各物業部門都有各自的無奈。
一位負責電梯年檢的負責人告訴記者,電梯年檢的費用大約在1000元以上,不受樓層的限制。據介紹,還有部分物業以“怕《安全檢驗合格》被偷”為借口,張貼《安全檢驗合格》證書的復印件。這些物業有的屬于偽造合格證,有的通過檢驗有合格證,但只有相關部門檢查時才拿出來,平時不貼在電梯內。“即使有安全合格證,張貼復印件也是不允許的”,據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的潘主任介紹,市民發現電梯內沒有《安全檢驗合格》證書或張貼復印件的情況,都可以對其進行投訴,稽查部門會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
電梯是否安全市民不大清楚
電梯安全問題引人關注,但對于電梯的必備設施,多數市民表示不了解。在金融街寫字樓辦公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前幾天金融街C座一部電梯突然從17樓下滑到1樓,讓在此辦公的不少工作人員心有余悸。王女士表示,電梯作為高層寫字樓必備的特殊設備,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但對于電梯必備設施,她表示不了解,“可能得有警鈴和信號覆蓋吧?”對于電梯必備設施,多數人員都和王女士一樣“不是很清楚”。
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電梯安檢部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電梯內必備設施包括張貼的《安全檢驗合格》證書和警鈴或對講電話,建議張貼溫馨提示等標牌。對于通信信號覆蓋的問題,該負責人表示,通信信號覆蓋后,對電梯主機有干擾,會影響到電梯的控層等,但多數酒店、企業、住宅小區為了方便市民,都在電梯內覆蓋通信信號。
該負責人提醒,市民乘坐電梯時可觀察電梯有無安全合格證,如果沒有是不能載人的,可以撥打12365進行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