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海口晚報網4月4日訊(記者彭桐 實習生陳笑聞)從4月1日在我市召開的全省2008年電梯安全工作會議獲悉,我省首部針對電梯維修保養服務而制定的《電梯維修保養服務規范》已經擬定并將于近期出臺實施。
據了解,目前我省各市縣共有各類電梯、扶梯、升降梯等近5000臺,絕大多數都在質監部門進行了備案。但在質監部門日常檢查中,電梯超期未檢定,電梯維保人員無上崗資格證以及電梯使用單位未指定電梯事故預警應急措施等三大主要問題長期存在。此外,大大小小的電梯事故在我省時有發生,令市民擔心。
省質監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我省都沒有一部有關電梯維修保養服務的標準和規范,電梯維保單位業務水平參差不齊,時有違規情況發生。為規范我省電梯維保單位服務市場,確保電梯使用安全,我省從去年開始組織專家起草制定海南省首部《電梯維修保養服務規范》。
電梯維修業務不得轉包
《規范》要求,電梯維修保養服務單位必須獲得國家權威部門頒發的《電梯維修許可證》,且從事電梯維修保養的工作人員應與電梯維保單位簽訂勞動合同,并取得《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并遵守《電梯維修保養作業人員行為規范》的要求。此外,電梯維保單位要和電梯使用單位簽訂維保合同,并履行雙方義務。為保障電梯維修保養質量,原則上維修保養電梯數量不宜超過20臺/人。電梯維修保養服務單位在經營活動中不得進行低價惡性競爭,不得以次充好、弄虛作假、欺詐客戶,不得將維修保養業務以任何形式進行轉包,不得將業務分包給無資質的單位和個人。
發生事故必須30分鐘到場
該規范對電梯維修保養服務的基本要求和服務內容進行了嚴格規定,并首次以書面形式提出了服務質量糾紛處理的方法。
《規范》要求,電梯維修保養服務單位在接到電梯故障急修或困人救援要求時,應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到達設備所在現場。在困人事故發生需要實施現場救援的情況下,如事故電梯是在市區內,電梯維修保養服務單位必須30分鐘抵達事發現場,其他地區的不超過1小時。此外,《規范》要求故障急維修應在6小時內處理完畢,未在約定時間內處理完畢的應向電梯使用單位做出合理解釋,并采取積極措施。對于不能當天修復的電梯,《規范》要求暫停使用,并在現場設置警示標志和護欄等有效的安全保護措施。
《規范》還對電梯維修保養服務單位的服務內容、服務質量評價以及服務質量檢查等環節進行了規定。《規范》要求電梯維保單位必須建立臺賬檔案,進行日常維修保養,至少每15天對電梯進行一次維修保養,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急修服務,并進行定期回放,接受故障投訴處理,對問題電梯進行服務召回,定期自檢等。
電梯檢驗被動變主動
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過去以來我省電梯定期檢驗都是由檢驗機構上門服務,今后凡是電梯檢驗期限到期前一個月,電梯使用單位和維保單位都要主動向檢驗部門提出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