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癌癥發病率逐年升高,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 長期以來,東芝積極致力于癌癥治療技術的研發。日本山形大學醫學部東日本重離子中心(以下簡稱“東日本重離子中心”)所配備的1間固定束治療室和1間采用超導技術的小型化旋轉機架治療室便是由東芝供貨。該中心是全球首家配備于綜合醫院,且建在原有院區內、世界最小的重離子中心*1,被稱為山形模式*2。該中心配備的旋轉機架為世界第3臺,也是最小尺寸的重離子旋轉機架,同時也是日本東北部六縣和北海道地區唯一的重離子中心。 2021年2月25日該中心固定束治療室開始治療,同年,東芝將整體系統交付客戶。2022年,旋轉機架治療室也即將開始治療。本文,我們將和參與該中心建設的醫療、離子線領域的專家一起分享技術與項目心得。 *1:出處 https://www.id.yamagata-u.ac.jp/nhpb/img/pdf/pamphlet-e.pdf *2:東日本重離子中心采用的重離子裝置,與東芝原有設備相比,更加省空間、省能源、高配置,且易于操作,這被稱為“山形模式”。 癌癥治療新技術! “山形模式”向推動世界標準化挑戰 據調查,在日本,癌癥高居死因排名之首。不過,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通過早發現早治療有望提升癌癥的治愈率。同時,改善癌癥患者的生活質量(QOL)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重離子癌癥治療技術備受關注。 東日本重離子中心的負責人根本建二先生從醫院的角度介紹了重離子治療的優勢。 “最重要的一點是,該療法可以在保留臟器的前提下進行治療。高齡患者接受普通治療出現并發癥的風險高,可供選擇的治療方案少,這種情況下更適合采用重離子治療。從提高生活質量的角度而言,采用該療法可以進行門診治療,無需請假或辭職,這也是一大優勢。” 東日本重離子中心旋轉機架照射室 2021年2月25日,東日本重離子中心固定束治療室開始了前列腺癌治療。“悠揚的音樂回蕩在治療室,整個人感覺很放松,過程很短暫也沒有痛感,這樣的治療真好!”這是在東日本重離子中心接受治療患者的親身感受。 治療進展也十分順利,治療開始不久預約人數就達到了預想的3倍。 “首先我們要提高治療業績,旋轉機架啟用后,讓運營步入正軌是我們的下一個目標。” 癌癥的治療方法大致分為外科手術、化療、放療三大類。每種療法各有優缺點,而放療給患者身體帶來的負擔相對較小,對患者全身的影響也較小。放療一般使用X射線照射病灶,以殺死癌細胞。而重離子治療則是更先進放療手段之一。重離子相對一般射線,具有能量集中釋放于病灶,減少對病灶附近正常細胞的副作用的優勢。 超越自己的極限持續改良 是東芝不斷追求的目標 東芝通過利用與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共同開發的線圈繞組制造技術,用1臺掃描磁鐵即實現了過去掃描照射設備需配備2臺掃描磁鐵才能覆蓋腫瘤全面照射的目的。從掃描照射設備到照射位置的距離從原來的9m縮短到了3.5m,并使旋轉機架尺寸大幅縮小。除此之外,專家們已經瞄準下一代技術,即與CT或MRI等圖像診斷技術的結合。 重離子治療裝置對醫生和患者都具有諸多好處,但仍面臨普及化難題。在B dot Medical公司的竹下英里看來原因在于“臨床病例還相對較少”。 “重離子與X射線相比歷史尚淺,所以東日本重離子中心對于臨床經驗的積累與分享,也正是采用重離子裝置的機構的使命。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揮此特性,東芝旋轉機架做到了操作簡單,旋轉順暢。” *3:BDM公司(英文名稱:B dot Medical Inc.)主要成員均來自放射線醫院綜合研究所。 “重離子裝置是小眾中的小眾。”如何將其廣泛地普及扎根社會,如何發展醫療的未來,都是亟待解決的任務。 其實早在2012年“山形大學重離子線癌治療設施安裝準備室”成立時,還沒有一名擁有重離子線治療經驗的人員,這在當時是最大的難題。如今治療順利開啟,其中的努力可想而知。山形大學醫學部助教金井貴幸感嘆到:“這或許是我們在山形取得的最大成果!” “我可以負責任的講,東芝的旋轉技術可以說實現了準確地照射于癌細胞這個目的。” 以QST醫院*4為首的多家醫院,都通過引進重離子治療裝置進行「重離子治療多中心聯合臨床研究」,反復開展了臨床試驗。東日本重離子中心計劃在旋轉機架穩定運行后,將開始肝臟和胰腺癌的臨床試驗。并且將頭頸部,骨與軟組織等列為治療對象,不斷擴大治療部位。但是,隨著可照射部位的擴大,患者的個體化對應很重要,這將是今后的重要課題。 *4指原放醫研醫院,2016年東芝向其交付了日本首臺采用超導技術的重離子旋轉機架。 未來,東芝將繼續探索更多可能:從固定照射到呼吸同步照射,再到與CT或MRI等圖像診斷技術的結合……不斷刷新行業標準,展現臨床優勢,成為可以走向世界的“山形模式”,成為癌癥治療的常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