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時間過得很快,眼看著2020年都過去了一大半,這時不少購房者開始糾結起來,觀望了這么久,下半年到底該不該買房了呢?一般來說,在房價上漲階段,對于買房,大家幾乎都是一哄而上,結果導致住房供不應求。在房價下行階段,無論是炒房還是剛需,由于買漲不買跌的觀念根深蒂固,所以都會及早抽身,及時止損。但是,當房地產處于橫盤階段,房價上不去也下不來,由于看不清下一步的走向,這時購房者就會變得比較糾結,擔心在高位接了盤,一不小心吃了虧。
那么,買不買房,有可以參考的標準嗎?實際上,我國的房地產,主要受兩個因素影響,一個是政策,政策就像是鞭子,不斷調整著房地產這駕馬車的方向。另一個是經濟環境,房地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二者自然息息相關。因此,要想知道未來房價怎么走,要想判斷能不能買房,關鍵要看這兩個因素有沒有變化,每一個細小的變化疊加起來就成了房地產的趨勢。其實,進入2020年以來,上半年以及近期的種種跡象都已經明確地傳遞了未來的樓市方向。
第一、央行、銀保監會密集出手,全面防止資金大量流入房地產。
房地產作為資金密集型行業,從拿地、開發、銷售一直到交房,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撐,所以持續健康的現金流對于房企至關重要。但是,根據最近三年多的調控可知,“缺錢”一直是房企面臨的主要問題,而且進入2020年,監管政策有增無減,央行、銀保監會多次表態并出手,全面防止資金大量、違規流入房地產。比如,央行連續多次采取“定向降準+非對稱降息”的方式,透露的政策意圖很明確,就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抑制資金流入房地產。再比如,銀保監會多次表態并嚴查經營貸、消費貸等資金違規流入樓市的情況,并對銀行涉房業務的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處罰。顯然,從監管態度來看,房地產資金面短期內仍舊難言寬松。
第二、熱點城市再次掀起調控大幕,全面圍堵樓市投資炒作的漏洞。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今年的樓市走向,“一波三折”再合適不過:受“黑天鵝”事件的影響,前3個月被按下了暫停鍵;伴隨各行業復工復產,4-6月份迎來了快速回暖期,不少城市一度出現了搶房等現象;到了7月,面對樓市異常升溫的現象,深圳、東莞、南京等城市再次掀起調控大幕。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各地調控政策來看,本輪調控有三個主要特征,就是打擊假落戶、假離婚、假人才。顯然,本輪調控主要就是打補丁,圍堵投資炒作的各種漏洞。此外,在7月底舉行的全國房地產座談會上,國家也再次表態要“時刻緊繃房地產調控這根弦”。由此可見,房住不炒的底線不容動搖,一旦超出底線,調控必然會加碼。
根據以上兩個信號,從中不難看出,當前的調控政策,可以用兩個字來概括:一個是防,防止資金大量和違規流入房地產;一個是堵,堵住房地產市場存在的各種投機炒作的漏洞。筆者認為,一防一堵之下,相當于給蠢蠢欲動的房地產市場“關了門上了鎖”,也給近期躁動不安的房地產市場畫上了句號。所以,從政策層面看,房價支撐力一直在被削弱,今年房價沒有全面上漲的基礎。
除此之外,國家一錘定音,經濟內循環階段也來臨了。
在7月底召開的國家級會議上,針對當前的經濟大環境,國家有了新的定調:
當前的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較大,我們遇到的很多問題是中長期的,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其實,這種說法并不是第一次提出。早在今年五月份,國家就首次提出了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由此可見,伴隨當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我國的經濟發展也進入到一個新時代,從過去主要依靠進出口貿易驅動的經濟模式轉變為依靠國內國外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次是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也就是說,經濟內循環階段正在來臨了。那么,經濟內循環和房地產有什么關系呢?我們可以通過以下3點來簡單分析。
1、首先,何為經濟內循環呢?
眾所周知,外貿、消費、投資是拉動國民經濟的三駕馬車,不過,受“黑天鵝”事件影響,加之國內外經濟形勢發生變化,外貿已經受到了影響,所以國家希望降低對外貿的依存度,轉而提高消費和投資在拉動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比重。實際上,進入今年以來,除了傳統基建以外,以高科技為主的新基建也被按下了加速鍵,主要目的之一就在于此。當然,筆者認為,經濟內循環的重要一環還在于刺激消費和擴大內需,因為我們有14億人口的市場,潛力不可估量。
2、經濟內循環和房地產有什么關系呢?
雖然市場潛力巨大,但是從消費的角度看,高房價無異于經濟內循環的“攔路虎”。我們可以通過兩份研究報告來看一看:
第一份:根據央行調查統計司發布的城鎮家庭資產報告顯示,目前城鎮居民家庭戶均總資產為317.9萬元,其中住房占比近70%。報告同時指出,家庭負債來源主要以銀行貸款為主,房貸占家庭總負債的75.9%。第二份:根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的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來看,50城中深圳房價收入比最高,達到了35.2,長沙最低,達到了6.4,是50城中唯一一個房價收入比低于7的城市。不過,業內一般認為,房價收入比在4-7倍之間為合理區間。
通過以上兩份報告公布的數據來看,目前房價水平整體已經高不可攀,尤其是對于普通家庭來說,本就背負著沉重的房貸,今年又受到了“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所以就算想要消費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此外,房價水平過高,不僅僅影響了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和消費的意愿,在某種程度上也會使得企業的運行成本過高。比如,曹德旺、任正非、董明珠等商業大佬都曾直言不諱,高房價推高了企業成本,降低了企業的競爭力等等。
顯然,在經濟內循環時代,必須要摁住房價上漲的勢頭。對于這一點,國家早就有行動了。在過去這兩三年,房住不炒已經成為了長期定位,多次現身各大會議和各大報告,而且國家還多次重申不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都說明國家對房地產的態度出現了轉變。如今,國家又明確提出了經濟內循環,這其實相當于又給市場亮出了一張底牌,國家不允許也不希望房價再次大漲了,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市場見頂的信號開始逐步釋放。
3、經濟內循環是不是意味著房地產不重要了?
顯然不是,大家千萬不要忘了一點,“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也是本輪調控的重要目標。除此之外,日前原國家房改課題組組長孟曉蘇也表示,由于城鎮化還在繼續推進,住房需求也依然旺盛,所以“國內大循環之中房地產業是最重要產業之一”。由此可見,雖然房地產可能不再作為經濟的助推器了,但未來仍舊還會發揮著穩定器的作用。
鑒于此,應該如何看待買房問題呢?
對剛需來說,要看自己的需求有多迫切。如果你著急買房子,就無需過多糾結了。但是,一個小建議就是,一定要認準品牌開發商,選個好些的地段,多了解下物業的資質等,這才是保值增值的基礎因素。當然,如果不著急買房子,倒是可以再繼續觀望觀望。畢竟,當前房價平穩的大局已經十分明朗了,所以不用過多擔心房價再次大漲給自己帶來負擔。
對于投資客來說,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種種跡象已經表明,靠投資買房賺錢的空間越來越小了,一是因為房價大漲的可能性降低了,把房貸利息、房屋折舊等持有成本計算在內,不漲不跌基本面臨虧損;二是因為投資最看重的就是流動性,但是在很多城市,房子已經是有價無市,除非你愿意大幅降價,否則很難變現,無法變現的房子就是一堆鋼筋混凝土而已。
其實,退一步來說,在一些熱點城市,即使投資買房還有一定的賺錢空間,但一旦上錯了車,被限售政策套牢,恐怕幾年都會動彈不得。因此,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了,是時候收住那一顆蠢蠢欲動的心了,如果對賭政策大勢,結果很容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來源:樓事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