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在調控之下,深圳樓市暫時“涼涼”了,但資金不會就此罷休。
焦慮的避險資金
數據顯示,整個上半年,深圳二手房交易價量齊漲,二手住宅成交43586套,同比大幅增長39.9%。相對于同為一線城市的北京-5.8%和上海-8.4%,深圳市場增速過快尤為明顯。同時,深圳二手住宅市場成交平均價格為69599元/平方米,上半年成交價格同比上漲8.0%。
在715“新八條”之后,深圳二手房成交量直接腰斬。隨著二手房價格監控、交易稅費的增加,深圳二手房應該會被摁在地上摩擦有一段時間。
一到周末,A女士就跟著地產中介到處看房,她特別著急買房子:“想到手上的資金躺在銀行里,我就心焦,感覺一覺醒來,那些錢可能貶值得一文不值了。”
A女士有錢有房票,正如上文所述,買房純屬避險增值。她不打算“打新房”,嫌太慢,中簽率不高,浪費時間。盡快上車,是她的近期目標。上個月,A女士通過地產中介看中一套小兩房,有意簽合同,可業主反復返價。半個月的時間,返價三次,總價從580萬漲到630萬,最后還被另一個購房者秒簽。“難怪業主有底氣,妥妥的賣方市場。深圳二手房這上漲速度如同坐火箭,漲得我焦慮,感覺手上那點錢,現在還能看個兩房,再過一個月就只能看一房了。”
這火箭速度在“715”新政之后戛然而止。新政后的周末,A女士依然拉上中介幫自己找房子,這次,中介勸A女士不要太著急,判斷短期內深圳房價大概率橫盤調整,不會像前期那樣暴漲,房子可以慢慢挑。“新政一出,我們各門店的生意降至冰點,不僅是我們,所有地產中介門店都如此。買房的人少了,賣房的人也少了。很多人突然就沒有了房票,自然就不買了。同時,之前放盤的業主,有一半也突然沒有了購房資格,手里的房子不敢輕易出手,房源少了。”中介人員告訴A女士:“都在觀望,價格相對穩定,可以慢慢挑選。依然放盤的業主,更加惜售,大多不會輕易下調價格,遇到合適的,還是要及時出手。”
但記者從中原研究中心了解到,“715”新政后,深圳二手房價格存在一定的下調比例。
“我還是會考慮買房,國內投資渠道太少,資金避險的渠道不多,相對來說,買房是最保險的。”A女士說。
三四線城市的慘痛經歷
和A女士一樣想法的人,不是少數,有房票、沒房票的人,只要手里有一定的資金,首要考慮的還是買套房。北上廣深一線城市買不了,眼光就投向沒有限購的其他城市房產。但A女士不認同,她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失敗的投資經歷。
5年前,深圳房價已經高企,因為資金有限,A女士在自己的老家——一個三四線城市,花70萬買了一套三室兩廳的大居室。“70多萬換個130多平的大房子,還是江景房,市中心,地段相當好,戶型、朝向也是小區最好的位置。這在深圳簡直不敢想象,心理感受就是特別便宜。這樣的房子,在深圳升值最快,在老家應該也不會差。”A女士當時憧憬著這是個好投資。
然而事實上,購房5年,出租四年,租金僅3000元。去年底掛盤,今年好不容易才賣掉,5年時間,幾乎沒有漲幅。“當年花了近20萬裝修,現在總價90萬賣掉,不漲不跌,虧的是時間。同樣一筆錢,我朋友在深圳買了個小公寓,總價已經翻了四倍。”A女士說。
這樣的真實的案例還真不少,記者身邊的B先生也后悔當初的選擇。
在深圳有數次成功買房經驗的A先生,因為沒有房票,四年前,把眼光投向了正在發展中的家鄉,同樣是三線小城鎮。市中心地段、名企物業管理、大社區,一切都復制自己在深圳的購房經歷,以最小的首付成本,撬動最大的貸款杠桿,總價近百萬,A先生買下一套150平的房子。如他所料,因為周邊的好學位,A先生的房子的確升值了,雖然不及深圳的增速,但四年翻了一倍的成績,讓A先生心里頗為好受些。然而,去年需要用大筆錢,A先生決定賣房,直到現在,房屋信息還掛在地產中介那,看的人有,有意向的沒有,至今沒有成交,無法套現。“當地人買房結婚或換大房,傾向新房,周邊的新房越來越多,價格差不多,誰還買二手房?”A先生發現自己在深圳的投資經驗在內地水土不服。
投資房產不是簡單復制
過去幾年,房地產市場一片繁榮,很多人靠投資買房發家致富,有人還想通過炒房賺錢養家。一二線城市樓市政策緊縮,買不了房子,于是很多人都跑到沒有調控政策的三四線城市買房。
然而,并非所有樓市都如大多一二線城市那樣增速明顯。近日,58安居客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7月主要城市房價指數顯示》,與6月相比,7月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房價均出現上漲,其中深圳、上海、北京環比漲幅均在1%以上,漲速相對較快。而受外部經濟環境和自身市場周期的影響,三、四線城市短期均以下跌為主。
事實上,很多一二線城市周邊的郊區樓盤,其實是“無人問津”的,很多新盤甚至因為湊不夠認籌人數,而不得不延遲開盤。即便有些項目“湊夠”了開盤人數,但真實的去化率也是不忍直視。
記者發現,很多購房者會把一二線投資房產的思路簡單復制到三四線樓市,卻忽略了不同城市特征所決定的不同樓市特點。
其實,三四線城市房價在最近一二年內翻了倍,都是投機炒房資金推升上去的。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講,現在房產需求趨于飽和、人口流出大于流入,并且高房價也遠遠透支了城市的未來。過去國家出臺各種政策是鼓勵大家買房,各地房價才得以飛漲,而現在已經轉為“堅決遏制投機性炒房”、“房住不炒”,未來房價的趨勢將回歸居住屬性,就是由當地購房者收入來決定,逆市而為,很可能會充當接盤俠。
三四線城市的大部分人群都在向一二線城市流入,去尋求更好的工作,尋求更好的個人發展空間。三四線城市的人口流出,購房的人群逐漸的減少,新房市場購買力也在逐漸的減弱,成交量自然也就下降了。在三四線這樣的城市里面,大部分的人群更喜歡購買新房,新房成交量都如此低迷,二手房的成交量就更不堪言了。
更何況,三四線城市里大部分家庭都有自己的住房,房價不漲,他們沒有買房的動力,畢竟都想獲得增值收益,并非解決居住需求。三四線城市的房產,在未來的增長空間特別受限,居住的屬性越來越大,金融的屬性越來越弱。
來源: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