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編者按: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對此,為加大陜西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力度,提升老舊小區人居環境和管理水平,日前,陜西省政協舉行“推進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月度協商座談會,圍繞改造對象、統籌協調、資金籌措、后續管理等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2020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支持管網改造、加裝電梯等。
調查發現,對于加裝電梯,很多老舊小區居民需求強烈,但推進較為緩慢。老舊小區住的老年人居多,平時別說拎物上樓,即使空手上六七樓,中間都得休息幾次,對于住在高層活動不便的老人來說,出門遛彎更是一種奢侈。上下樓,是老同志出行的“第一步”,也是回家的“最后一步”,看著事不大,卻與老百姓的幸福感密切相關。
老舊小區正在有序改造中。(資料圖)
從整體的推進情況來看,加裝電梯這項備受關注的民生工程仍然矛盾重重、進展緩慢,原因主要有五方面:
(一)安裝電梯費用較高,資金籌措難以協調
老舊小區住戶多數為老年人、退休職工、弱勢群體和外來租房者,普遍收入較低,個別老年人微薄的收入扣除日常看病花銷后所剩無幾。以社區為例,按照每部電梯80萬元的投入計算,每戶分攤最低近3萬元,最高達到近20萬元,扣除西安市財政每部電梯補貼15萬元后,最高負擔也近16萬元,加裝電梯工程啟動時業主需籌集這筆資金,承受壓力較大,部分困難老年人無力承擔這筆費用。
(二)認識有偏差
國有企業權屬老舊小區,很多居民還存在無償享受企業服務的傳統觀念,習慣了由企業管理和服務的模式,即使“三供一業”分離后,部分業主仍認為加裝電梯費用應當由企業和政府買單。
(三)業主意見難以統一
實際實施過程中,加裝電梯如果不能取得本單元100%住戶同意,很難推進。加裝電梯涉及到每戶分攤費用問題,部分業主認為加裝電梯帶來的增值收益不明顯,特別是對一層業主來說,即使不承擔費用,也覺得自己享受不到加裝電梯帶來的便利,甚至還存在遮光、噪音等問題,對加裝電梯積極性不高,甚至直接反對。
(四)后期管理難到位
老舊小區已繳納的維修基金或維修資金多用于共用設施設備的維修,加裝電梯費用支出大,剩余維修基金或維修資金遠遠不夠支付。電梯屬于涉及生命安全、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國家對于電梯設備的生產安裝、檢驗維保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和要求,電梯建成投入使用后,日常維護和管理沒有明確政策規定,由誰來負責也需要考慮。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卻都不是我們忽視老人們剛需的理由和借口。老舊小區加裝電梯再難,也有諸多成功案例,這說明只要相關的職能部門主動作為,再難的問題也能找到解決的辦法。
老舊小區正在有序改造中。(資料圖)
小小一部電梯,考驗著政府的智慧。為此建議:
一、建立統一協調領導機制,統籌加裝電梯及后期維護涉及到規劃、住建、質監、自然資源、財政、消防等多個部門,以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組建第三方機構參與的工作專班,集中研究解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遇到的問題。
二、研究制定相應政策,加大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支持力度,適當提高財政補貼標準,并及時兌現補貼。
三、出臺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的指導意見,形成一套統一規范的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的標準,如申請程序、安全測評、驗收、運維、管理等,為所有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提供可遵循的指導,防止各自為政,埋下安全隱患。
四、職能部門可根據不同老舊小區住宅類型,提出不同方案供業主參考,做好技術服務工作。對資金籌集到位,符合條件愿意加裝的老舊小區住宅,由政府相關部門提供包括方案設計、安全測評、證照辦理、實施等方面的扶持。
五、多渠道籌集資金。可由住戶集資、房屋維修基金補助、動員開發商投資、電梯廠商投資等多種渠道,籌集改造資金。第三方企業可以通過開發電梯外圍功能,如家政、安防等便民服務功能以及廣告等,通過營收提供資金支持,降低居民負擔。對資金難以籌措到位的,政府可出臺相關政策,允許相關企業采用“居民申請、免費安裝、有償使用”的“代建租用”模式。
來源:西部網-陜西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