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在上海,有多套房的還真不少,大多都是經過拆遷這茬的。除了拆遷分得的房子,還有自己后續買的房子,加上結婚后配偶擁有的不動產,零零總總加起來絕對不是小數目。
前幾年,房產稅、房東稅陸續試點推行,也讓這些手里握有大批不動產的家庭開始思索,要不要減持幾套,留下精華潛力股,其他的直接套現?
阿九覺得,如果你也面臨相同的疑問,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做個衡量判斷。
第一點,管理的難度。
簡單來說包括自己管理和他人幫忙管理兩方面,自己管理主要是指你握有的房子彼此距離怎樣,交通便利程度如何,如果因為出租或售賣要親自過去看房方不方便;他人幫忙管理則主要指房子的物業如何,周圍整體配套設施怎樣,從外表看,房子是否還保持良好的外觀等等。
房子畢竟是重要的不動產,肯定是要經常瞅瞅才行的,直接放在那里不管,指不定會出什么事故。如果持有的房子比較偏僻,管理較困難,或者小區的物業較差,房子的破損度較大。那么,在手里有多套房的情況下,阿九覺得是可以考慮減持的。
第二點,稅費能不能承擔。
也就是說,如果房產稅、房東稅都要全面征收,能不能承受稅費壓力。
先來看房產稅:
我們可以從現有試點城市的稅費情況來做個計算,就以最早試點的上海來看。
目前上海的房產稅主要針對的是新購的房子,上海本地的是對新購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非上海的則是新購的首套住房,而且都是對人均60平超出的部分才要征收。
計算公式如下:
上海應繳房產稅=(家庭名下原有住房面積-家庭優惠面積+家庭新購住房面積)×新購住房稅務核定單價÷1.05×70%×(4‰或6‰)。(注:應繳房產稅面積不超過新購住房面積)
至于是乘以4‰還是6‰,則要看稅率分界線單價,這個單價每年都有所不同,2020年的分界線是65852元,超出這數額的,稅率采用6‰,反之則采用4‰。
舉個例子,如果一家三口有100平方米的存量房,現新買了130平方米的新房,單價70000元/平,新購住房應征稅面積:100+130-180=50平;應繳房產稅額:50*70000*70%*0.6%÷1.05=14000元。一年要交這么多,平均每個月大概要交1167元左右,只要租金能夠覆蓋,阿九覺得其實不賣也沒所謂。
當然,如果房產稅真的征收了,可能就不是只針對新購房了,應該對存量的住房也會征收,這一點也要考慮進來。
再來看房東稅:
還是以上海為例,上海目前是對登記備案的房子進行征收房東稅。根據網友的測算,月租金3萬元以下的產權房,因為可以免征增值稅,要交的房東稅大概是3.5%左右。
如果月租金是5000元,每月要交的房東稅大概是175元。只要后續不上浮稅率,這個金額還是比較可以承受的。
第三點,要不要多小換一大。
也就是說,要不要將多套分散的小房子,換成一套相對大、地段更佳的房子。阿九之前就遇到一個上海人,她就想趁著房產稅沒大范圍普及前,將房子置換一下,賣掉幾套小房子,直接換成一套大別墅。這樣以房換房的好處是,不動產的價值依然沒大變,不用考慮自身理財能力和通貨膨脹帶來的錢不值錢的問題,風險相對更小。
當然,這種方式需要面臨的問題也不小。第一,根據上海目前的規定,可能沒有購買資格;第二,如果之后要脫手,別墅的周轉時間要比小房子的長,更難脫手。
總之,沒房有沒房的苦惱,有房也有有房的擔憂,有些事情,提前思考清楚是好事,至少不會在事情真的發生后手忙腳亂。
來源:阿九不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