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對于外出打拼的人來說,自己的家鄉是自己的退路。在很多大城市的房價確實高不可攀,于是乎很多人在大城市工作掙到錢后都選擇回到自己的家鄉的城市買套房子工作生活。但是最近幾年,很多外出打工的人發現,自己似乎已經買不起家鄉的房子了。在他們都以為自己家鄉縣城房價還很便宜時,自己家鄉縣城的房價已經漲得讓他們也開始仰望。
現在在很多三四線城市,甚至是很多貧困縣城,這里的房價都普遍在七八千元的價格,個別好的樓盤破一萬也都不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很多人一回到家鄉買房時都懵了,因為家鄉的房價竟然已經破萬。
這些現象現在在三四線城市非常普遍,比如山東日照、河南南陽洛陽、河北唐山等等,這些城市房價過萬現在已經稀松平常。特別是在今年樓市不景氣的情況下,這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不但沒有下跌反而是逆勢上漲。導致房價不可能下跌的思想越來越多人相信。
為什么現在這些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會這么高,會比一二線城市房價還堅挺呢?筆者認為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通貨膨脹,貨幣超發
其實早在2013年,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就表示,三四線城市房價已經沒有上漲空間。歷史證明王健林錯了嗎?筆者認為王健林是對的,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原因就是2014年開始實施的貨幣化安置政策。在2014年以前,棚戶區改造都是賠償房子,而到了2014年卻是直接給現金,讓被拆遷者自己拿錢去購買商品房。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三四線城市的已經充裕,而且這些錢最終大部分都流入了樓市,導致三四線城市房價大幅上漲。可以說,在很多三四線城市,這里沒有資源、沒有支柱產業,人們的收入水平也低。但是這里很多人對房子的購買力卻非常強,他們中有炒房客,而更多的卻是當地的拆遷戶。
另外,房價上漲的原因還有通貨膨脹,最近幾年由于環保原因,建筑材料價格翻倍上漲,人工成本也大幅增加。在樓市火熱的情況下,這些成本自然被加入了售價之中,導致房價上漲。
第二:開發商不愿意也不敢降價
很多人三四線城市房價根本不是當地的收入水平可以買得起的,這里的購房者大部分都是炒房客和當地的拆遷戶。如果開發商降價賣房,就意味著這個城市的房價不會再漲了,這些炒房客和拆遷戶也不愿意再投資這里的房產了。所以,開發商越降價可能越賣不掉房子,還不如提高房價,給當地的購房者制造恐慌情緒,讓他們看不到房價下跌的希望,他們還可能購房。
有句話說得好,“買漲不買跌”,這句話放在現在的房地產行業真的是非常應景。這也是開發商為什么不降價的原因,降價了剛需購房者也買不起,不如漲價讓剛需恐慌,恐慌之下他們想辦法借錢也會買房。
而一二線城市不同,在今年有一部分一二線城市房價都有所回調,比如鄭州、武漢、石家莊、北京等城市。這些城市房價其實也就是偏高回落,并沒有多大泡沫。開發商降價也是為了快速賣房回款,這里的剛需購房者工資水平高于三四線城市的工資水平,購買力比較強,開發商降價對他們的吸引力非常大。
如今樓市開始分化,對三四線城市不看好也都是共識,那么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離下跌還有多遠呢?
首先,不是所有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不被看好,像長三角后珠三角區域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依然被人們好看,還有其他一些強三線城市也一樣。不被看好的三四線城市大部分都是“三無”城市,屬于資源在不斷收縮的城市。在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下,未來炒房客將不再有生存空間,樓市只剩下真正的剛需購房者。在這些資源收縮、人口不斷流失的城市,房子多,人口少時房價自然會慢慢下跌。
這些資源收縮的三四線城市離房價下跌還有多遠呢?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其實真的已經不遠了,因為這些城市的房價其實已經在下跌了。別不相信,可以看看這些城市的二手房市場,二手房掛牌量激增,而且是有價無市。這說明現在賣房子的多買房子的少,現在炒房客都在拋售自己手中囤積的房子。當這些房源都進入樓市后,當地的樓市必將供給大于需求。
房子多的人現在都想高位把房子變現,所以降價是他們吸引購房者的唯一手段。可以問問自己身邊賣房子的人,如果他們把自己的房子今年賣了出去,肯定是降價出售,筆者身邊就有不少這樣的案例,無一不是通過降價的手段才把房子賣出去。
總結:對于那些資源收縮的三四線城市,這里的高房價嚴重不符合當地的居民收入,在“房住不炒”的長期定位下,這里的房價已經出現下跌跡象,離房價下跌真的不遠了。對于在這些城市工作生活的剛需購房者,如果不急需房子的話可以等待一段時間購房,如果是急需房子的話,可以購買二手房,現在二手房的議價空間比較大。
來源:房產指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