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今年疫情變成了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有口罩么”變成了人們經常聊到的話題,同時全國的經濟也遭受前所未有的打擊!那么在疫情結束的時代,房地產還會是最佳的投資產品么?
全國經濟形勢出現下滑狀態
在今年1月份到3月份國家經濟出現嚴重下跌,在4月份到6月份逐漸有明顯的上漲,雖然有所上漲,但是在此次疫情過程當中,疫情當下整體經濟還是處于下跌狀態。
數據有關顯示,全國7億勞動人口,失業率達到6.2%,全國大約有4340萬人口處于失業狀態,也相繼的使得國家消費力下降,人民幣貶值也越來越厲害,(同期基本在4個點左右)。
那么在金融危機出現后,國家也相應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進行補救,在2018年8月的時候就提出過“六穩”,即“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在2020年4月份中央經濟會議又提出“六保”即“保就業、保民生、保市場活力、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供應鏈穩定、保基層運轉”。
國家也在疫情之下做出了變化,其中在今年最為重要的就是保經濟和保就業,優先解決民生問題。
保就業,國家相應的減推出了減稅減費,減免各個企業的稅費,并擴大了企業的信貸,增強了企業存活的能力,那么針對于保經濟,國家釋放了4萬億流動資金來補救市場從而實現民生問題,那么在此次的政策當中,實體企業、股市、房地產成為了目前市場上評論熱度最火的行業,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實體行業的沖擊
同樣疫情下對實體行業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此次疫情沖擊之下,超過9萬企業倒閉,這個是非常恐怖的一個數據,影視行業2296家倒閉,教育機構1.2萬家倒閉,旅游行業1.1萬家倒閉,餐廳是最為慘淡的行業已經達到了5萬家倒閉,因為消費力的下降,實體經濟在此次疫情下沖擊嚴重,那么再去開店或從事實體行業經濟已經是虧本的狀態。
很多業務轉成線上辦公,這次疫情也算是個洗禮了這個時代,重組了產業的模式,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從線上刺激消費。
總結:從投資角度看,實體經濟受疫情嚴重,恢復周期長,投資風險較大;
股市的回旋生長
股市方面,從今年上半年到現在的股市前期平穩,但是在中后期瘋長,股民紛紛跟投,而在后期股市嚴重下跌,所有股民紛紛被套牢,雖然國家前期釋放市場4萬億流動資金,但是現在全部收回,這也是國家在此次疫情下的政策調控手段,這也從而說明股市受國家形勢以及經濟形勢影響巨大,非常不穩定,所以從數據上總結為股市是大型的收割機,風險巨大;
房地產的逆勢增長
那么疫情下對房地產的影響,根據官方統計截止到今年6月份70個城市的銷售價格數據,其中北京、上海、青島、廣州、深圳、銀川等城市全部穩定上漲,右邊這個是在頭條上比較火熱的搶豪宅的事件,上海:2000萬豪宅排隊搶購,深圳,4000萬公寓驚現秒光,所以數據也顯示在此次疫情之下,房地產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印鈔機”房價穩定上漲,房地產疫情下脫穎而出;
那么疫情下房產為何能夠脫穎而出呢?主要取決于兩點:
第一: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還是來自于土地的稅收。
第二:房地產再次印證了是國家的支柱產業,以一帶百,包括建材、家具從而也解決了百家行業員工就業的問題,房地產的穩定發展也成為了國家重要指標;
那么房產市場從近期國家政策的調控之下,也出現了不同的政策。
第一:國家還是秉承“房住不炒”的原則,但是房住不炒不等同于房子降價,根據今年6月份山東各城市二手房的房價變化可以了解到,青島作為新晉的新一線城市依舊名列榜首,青島二手房價格開始止跌上漲,那么針對于青島城市,各區域在今年疫情當下,也開始了“因城施策”,浮山后房價突破了4萬,城陽也出現了共有產權政策,所以就目前整個市場環境下,房產也順其自然地成為了當下較好的投資產品;房地產依然作為保值的老大哥重回市場,短期內房地產依然是比較穩健的產品。
來源:冷風耀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