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記者今天從朝陽區獲悉,孫河康營家園小區將一口氣兒為居民樓加裝178部電梯,6000名居民從此不用爬樓了。
上午,記者來到康營家園B區6號樓。居民樓外,嶄新的外掛電梯格外醒目。“這電梯又快又穩,不到一分鐘,我就到家了。”住在5樓的居民張阿姨告訴記者,家里住的樓層高,自己腿腳不靈便,之前上下樓總給孩子們添麻煩。“現在有電梯了,下樓買菜、遛彎兒方便太多了。”
在康營家園小區,今年一共將加裝178部電梯,如今已經有93部正式交付使用了。老樓裝電梯,大多卡在了居民意見不一致這一關。在孫河,能夠一口氣兒裝這么多部電梯,與地區工委扎實的黨建工作分不開。2009年,朝陽孫河地區的康營村等9個村完成拆遷騰退、轉居安置。也正是從那時起,6000多名居民上了樓,住進了康營家園社區。
村子拆遷了,村委會和居民之間原本緊密的聯系也面臨挑戰。“回遷之后,村、居并行,村黨支部部分職能被社區黨委取代,而社區居民黨支部與村黨支部又在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不小差異,大家都需要過渡和轉變。”孫河地區工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解決這些問題,今年,孫河地區在康營家園社區啟動實施了“聚美家園”工程。
“聚美家園”,顧名思義,指的就是凝心聚力,共建美好家園。以社區黨委統籌、黨支部建在樓院、黨員包到樓門等形式,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通過黨建引領,破解地區社會治理各類問題。目前,康營家園4個居民社區的17個自然樓院都建立了黨支部。各樓院支部根據黨員具體情況劃分樓門,實行“紅色樓門長”制度,帶動廣大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
康營家園社區試點加裝電梯是孫河地區的一項惠民工程。但最初,加梯過程也面臨著諸多難題,特別是高低樓層住戶意見不一致。
老樓加裝電梯的受益群體多是中高層住戶,而低樓層住戶則并不積極。如何協調全樓業主利益,讓居民之間達成共識,康營家園各樓院黨支部的黨員、熱心居民們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成為了該項惠民工程的“牽頭人”。通過搭建樓院“居民議事廳”交流平臺,熱心黨員深入居民家中走訪調查,耐心與居民交流,詳細了解低層住戶的實際訴求,并配合地區工委、辦事處、社區對接加裝電梯設計公司的專家,按照低層居民的意見,特別是對采光、通風、降噪的訴求進行優化設計。
扎實的群眾工作,逐漸化解了低層居民的顧慮,康營家園的老樓加裝電梯工程得以順利推進。今年底前,178部電梯將完成全部工程結構施工,并在明年春節前后投入使用。
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世界電梯”微信公眾號、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