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部門權威解讀:電梯誰來管 維修誰出錢 都有說法了!
作者: 2019-09-10 15:22:17 瀏覽:7353次
10月1日起,《福建省電梯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施行。昨日,我市召開了《條例》貫徹工作會議,對《條例》解決的主要問題和創新點作出了詳細解析。記者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全市登記在冊電梯56379臺,在用51441臺,停用4938臺。其中,部分老舊小區存在各類電梯難題,《條例》實施,將有助于市民們用上放心電梯。
【權威解讀】
電梯誰來管誰來修 責任已詳細界定
記者從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了解到,《條例》有七大創新點,對電梯主體責任進行詳細界定;對住宅小區的相關費用收支進行明確;對電梯的信息化管理技術進行了規定;推動多元共治管理機制建立;解決選型配置土建工程等先天不足;推動保險、按需維保機制的形成;對施工單位的處罰更加嚴格。
省特檢院副院長林堯表示,《條例》對使用管理單位的界定作出規定,并規定了未明確使用管理單位的電梯不得投入使用。另外,住宅小區電梯屬于所有權人共有,且未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共有人應當書面約定電梯管理人,負責電梯的日常使用管理工作。
電梯安裝后尚未移交電梯所有權人的,建設單位為電梯使用管理單位;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受托人為電梯使用管理單位;未委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的,所有權人為電梯使用管理單位。
“以往,住宅小區電梯長期存在費用問題、責任義務問題、電梯壞了沒人修問題、物業與業主間不信任,以及多產權電梯沒人管理的問題。此次,《條例》也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明確。電梯發生故障或存在安全隱患,使用管理單位應當及時組織修理。”林堯說。
保質期內免費維修
不得使用廢舊零部件
根據《條例》,電梯制造單位應當明確電梯整機、主要零部件的保修期限,在保修期限內電梯出現質量問題的,應當予以免費修理或者更換,并保證電梯零部件的供應。
“目前,有些企業低價攬保,靠換配件獲得不正當利益,損害使用業主的利益。有些利用廢舊的零部件來維修,有些物業自行通過網上采購,質量難以保證,為確保業主的利益,因此,《條例》也對這些行為作了規定。”
據悉,電梯改造、修理和維護保養單位應當明確施工更換的零部件的保修期限,在保修期限內出現質量問題的,應當依法予以免費修理或者更換。電梯使用管理單位自行購買的電梯零部件,其質量和安全性能應當符合法律法規以及安全技術規范和標準的要求,同時,禁止將報廢電梯的零部件用于電梯的制造、安裝、改造、修理和維護保養。
違反規定沒有依法給予免費保修更換,或者購買的零部件不合格的,將被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以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將報廢電梯的零部件用于電梯的制造、安裝、改造、修理和維護保養的,將被責令改正,處以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款。
鼓勵電梯投保
安裝監控設備
據悉,我省將推進建立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制度,鼓勵電梯生產、使用管理、維護保養單位投保電梯安全責任保險,提高事故賠付能力。根據目前的實際情況,投保的主體有多種,為電梯生產、使用管理、維護保養單位。
《條例》指出,公眾聚集場所的電梯和住宅小區的電梯,應當配備符合有關規定和標準的視頻監控設施。“有些事故或者故障發生后,要取證相當難,所以要求電梯內裝設視頻監控很有必要。但是考慮到舊梯加裝的成本,以及全面推行的可操作性問題,因此,規定只限制于公眾聚集場所和住宅小區,這個項目擬列入電梯檢驗項目。”林堯說。
另外,新安裝的乘客電梯應當配備能夠實現遠程監測功能的裝置,并提供標準數據接口。
【泉州情況】
滿15年老舊電梯1413臺
記者從泉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安科了解到,截至今年8月,全市登記在冊電梯56379臺,在用51441臺,停用4938臺。其中,滿15年登記的老舊電梯1413臺,占電梯總數的2.5%。
今年8月,我市一共檢驗電梯4184臺,一次檢驗合格數量3792臺,不合格數量392臺,合格率為90.63%。今年1—7月,我市累計檢驗電梯合格數22574臺,已督促整改復檢合格數2638臺,仍未復檢合格的臺數為264臺。
早報多次聚焦舊小區電梯
今年兩會期間,早報關注了我市多個小區遭遇舊樓裝電梯困局。記者調查發現,中心市區適合加裝電梯的老舊樓有1500—1800幢,但在實際增設電梯的過程中,業主意見不統一,電梯加裝好后后期維保難成為舊樓加裝電梯的“痛點”。
8月21日,早報封面縱深關注《老去的電梯》,記者調查,我市部分小區的老舊電梯存在零部件老化,故障率增加;配件供應難,維修成本增加;風險認識不足,換梯難籌資金等難題。
注:本站招標、擬在建信息為企業單位免費自行發布,投標前請嚴格審查,謹慎交易!
聲明: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如有侵犯他人聲譽、版權或著作權等當事人合法權益的,請來電或來函告之,我們將予以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