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6月25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市特種設備安全檢驗研究院安全試驗基地向試驗小區業主代表和媒體記者開放,活動通過現場講解、演示等方式,讓業主和媒體記者更深入了解電梯的運行原理和結構、以及遇到突發狀況時是如何保障乘客的人身安全的。
近年來,電梯安全事故頻發,社會各界對其關注度也是越來越高,為了深化社會公眾、小區業主對于電梯結構和運行原理的認識,展開此項活動。在現場試驗過程中,一部電梯從高空墜落最后安全“著陸”。市檢察院專家介紹說,控制電梯下滑速度的重要部件就是安全鉗和限速器,電梯有多重安全保護裝置,即使鋼絲繩全部斷裂,還有安全鉗和限速器會起到制動作用,對電梯下行起到限速和緩沖作用,實現對乘客的有效保護。
在此提醒大家,如遇電梯安全故障,切勿驚慌,更不能選擇撬門等過激行為以免造成次生意外安全事故的發生,而應及時與電梯使用單位或維保單位聯系,或者撥打應急救援電話,解決被困問題,此外,電梯是通風的,不會導致窒息。
在直梯、扶手梯和自動代步梯之間中,扶手梯的事故風險最大,因其安全運營需要使用人配合,而近年來的主要事故都集中在扶手梯上,這些電梯事故原因中,更多的是人的不安全使用。
市特檢院專家昨日透露,每年在例行的電梯檢查過程中,扶手梯下的機坑經常能發現一些拖鞋、洞洞鞋等物件,而這些鞋子都是乘客在使用過程中被卷入的,扶手兩側固定不動的圍裙板是有摩擦力的,一些乘客不站在黃線以內,而是站在踏板邊緣,與圍裙板產生摩擦,一些材質比較軟的鞋子就被卷入電梯下了。
本次的試驗活動,從幾個簡單的試驗和講解,給試驗小區的業主和媒體朋友們上了很生動的一課,業主代表們表示,回去將會加強與物業公司、維保單位的溝通,推動業主對物業公司和維保單位的建設性監督,促進雙方互信。
其次,積極推動解決物業費按一定比例上調的難題。適當的投入是電梯安全的必然選擇,要讓電梯更為安全地運行,必然需要建立質價相符的篩選機制。
最后是加強電梯相關各方深度協作,創新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水平。電梯安全社會治理試驗小區的創建凝聚了業主共識,為業主監督管理電梯安全提供了平臺,鼓舞了扎扎實實做事的維保單位,減輕了低價維保對維保市場的破壞沖擊;打通電梯安全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從源頭降低了電梯故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