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北京市大興區黃村西里社區已建成的“公交化”運營模式電梯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舊樓“加裝電梯”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很多全國政協委員對這項建議非常支持,他們認為“民生無小事”,這是一件實實在在的民生實事。
10日,新文化報·ZAKER吉林記者采訪了部分全國政協委員,“支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成為他們熱議的焦點。11日,記者對北京市部分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進行了走訪。
黃村西里社區
居民為加裝的電梯點贊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總工會經費審查委員會原主任李守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的北京市大興區一個社區已經試點在舊居民樓加裝電梯,這個社區就是興豐街道黃村西里社區。
11日上午,記者在這個社區看到,這里有多棟居民樓,都是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最高的七層,至今已快40年。在這個社區內,僅有黃村西里56號樓加裝了電梯。記者剛到這棟樓3單元門口,就看見一名抱孩子的居民從電梯里下來。
“這個電梯安裝多長時間了?”記者問。“電梯是去年才安裝的,運行快一年了。”該居民回答。
她告訴記者,裝上電梯后方便不少,“政府為我們居民做了一件大好事兒!”這位居民說,她家住的樓層高,平時還得幫兒子帶孩子,下樓買菜十分不方便,有了電梯之后方便多了,不用走幾步路,坐著電梯就下來了,“特別是那些樓層高、家里有老人的居民,如果有個突發疾病什么的,家人更是撓頭,現在可好了,老人上下樓都方便了!”
記者現場了解到,舊樓加裝了電梯的確方便了百姓,他們為政府的這項好措施點贊。
黃村西里56號樓三單元、五單元加裝的電梯已在去年投入使用,而二單元和四單元的電梯還在建設中。
記者注意到,56號樓電梯是借用了老樓原有的兩平方米通風天井加裝而成,電梯與樓體可以自成一體,不會對建筑造成破壞。居民從單元門進來后,前方就是電梯門,左右兩側是居民家。電梯門與居民家的入戶門在同一水平面上,可以平層入戶,距離家門僅一步之遙,方便輪椅無障礙通行。
“二單元和四單元的電梯是在去年底開始建設的,馬上就能試運行了,我們這兩個單元的居民十分期待!”二單元一位王姓居民說。
在四單元內進行電梯施工的一名工人表示,二單元和四單元的電梯將在3月底施工完畢,何時試運行還要等通知,他們會加班加點工作,盡快讓居民享受到電梯帶來的便利。
黃村西里社區書記——
“公交化”運營模式效果好 居民可按需刷卡乘坐
“給舊居民樓加裝電梯,的的確確是一件民生好事、民生實事。”黃村西里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王黎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但是這項好政策推行起來存在很多困難和不確定因素。
她說,黃村西里社區的居民樓多建于1982年前后,是近40年的老小區。就拿56號樓來說,60歲以上的老人占52%,此前沒有電梯,老年人和行動不便的居民上下樓不方便,常常被“困”在樓上。現在好了,國家有政策,居民有需求,老樓加裝電梯就順理成章了。
“但是在推進過程中,居民的意見不一致成了最大的難題!”王黎說,1層、2層的居民不關注這事兒,5層、6層的居民意愿最強烈,3層和4層的居民意愿一般,“說實話,我們對低樓層居民的態度十分理解,如果裝上電梯,高樓層直接受益,但低樓層不僅使用頻率較低,同時還有擋光、噪音、衛生等問題!”
為了推動老樓加裝電梯工程,黃村西里社區工作人員給居民們做了許多工作,在多方努力下,居民們實現了100%簽約,達成了共識。而對于電梯的安裝方案和運營模式,最終和相關委辦局、電梯公司確定了方案,那就是利用原有的通風天井安裝電梯,機械設備安裝在樓頂之上兩米的位置,在實現平層入戶的同時還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
王黎介紹說,電梯的建設費用由政府和企業承擔,運行中采用“公交化”運營模式,居民不用繳納建設和維護費用,按需刷卡乘坐,居民可自愿購卡,像乘坐公交車一樣刷卡付費,每次僅需0.2元。從電梯試用期開始,電梯安裝公司提供24小時駐場服務,確保居民安全便捷使用。
“我感覺,公交化運營模式非常好,居民不用交電梯費和建設費,按需乘坐,腿腳方便的居民也可以走樓梯,目前來看,這樣的運營模式應該是最合理的!”王黎說。
她還向記者透露,黃村西里社區除了56號樓的二單元至五單元加裝了電梯,社區內還有居民樓要建設兩部外掛式電梯,目前加裝申請已經提交上去,正在等待相關部門的回應。
北航社區
新建外掛式電梯漂亮又實用
昨天,在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街道北航社區內,樹木已經冒出了綠意,在社區104、205、206、208四棟老樓外,嶄新的21部外掛式電梯格外顯眼,藍色的玻璃外觀盡顯現代化氣息。
11日下午,記者來到北航社區,205、206號居民樓的外掛式電梯映入眼簾。205號樓一單元門前,詹女士正拎著菜回家,她拿出電梯IC卡,在電梯門口刷了一下,電梯門自動打開。詹女士說,自從他們小區安裝了電梯并投入使用后,居民們出行方便多了,“特別是老年人,出來買菜啊遛彎兒啊都非常方便!”她說。
據小區居民稱,電梯的建設安裝沒有收取居民費用,由政府等部門承擔,投入使用后居民按需乘坐,交納費用,按照不同的樓層收取電梯費,以戶為單位收費,“好像三樓是13個月1300元,6樓是13個月2000元!”
記者注意到,電梯內的環境十分明亮,有一面使用了玻璃材質,同時加設了扶手。進入電梯刷IC卡,電梯就可運行。在電梯內張貼有電梯使用安全提示以及乘梯須知。電梯設有緊急按鈕,如遇故障居民可撥打維修電話。維修人員特意留下手機號碼以便及時聯系。
據了解,該社區104、205、206、208四棟樓已完成電梯加裝及環境景觀改造工程,小區道路平整,行人與機動車分離,還通過樹池改造新增了多個停車位。樓外還更換了樹種,栽種綠植,社區環境煥然一新。在206號樓前有一塊建好的口袋公園,安置了健身器材,原來這里之前是一塊荒地,沒什么綠植,在電梯施工的時候聽取居民建議,在這塊空地上建了一個口袋公園。很多居民都表示電梯投入使用后,現在上下樓方便不少,而且小區環境優美,他們由衷地感謝政府的這項惠民政策。
據北京市住建委統計,目前北京全市老舊樓加裝電梯開工超過400部,北京把老舊小區增設電梯列為重要民生實事工程,力爭到2020年實現增設電梯1000部以上。
全國政協委員宋亞坤:
十分支持舊樓加裝電梯
是為百姓辦一件實事兒
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舊樓加裝電梯”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
宋亞坤是來自我省的全國政協委員,民生問題一直是她關心的問題之一。她認為,老舊居民樓在城市里普遍存在,本來環境就比新建的小區差,加上樓內老年人居多,上下樓不方便,給舊居民樓安裝電梯,的確可以解老年居民的燃眉之急,對于這個建議,她十分支持。
同時,她也考慮到“舊樓加裝電梯”該如何推進的問題,她建議由政府部門主導,其他部門分工協作,在我省全面鋪開舊樓加裝電梯,為百姓辦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兒。
新文化報·ZAKER吉林特派北京記者 陸續 文/圖
“我感覺,公交化運營模式非常好,居民不用交電梯費和建設費,按需乘坐,腿腳方便的居民也可以走樓梯,目前來看,這樣的運營模式應該是最合理的!”黃村西里社區居委會黨支部書記王黎說。
本文標簽: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