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花苑社區多措并舉推動舊樓加裝電梯工作。 記者 夏升權 攝
新年后來到東區花苑黨群服務中心二樓辦事的居民會發現,前臺多了一個咨詢專窗,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回答有關舊樓加裝電梯的各項事宜。
今年“兩會”出爐的2019年十件民生實事中,“推動舊小區加裝電梯”工作位列其中。東區各社區行動迅速,其中花苑社區此前已出臺了相關方案,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充分發掘每棟樓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社區主動介入、優先服務,帶動社區居民共同參與,提升居住水平,在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上做出更多探索。
加強黨建引領,發揮志愿管家作用
東區辦事處花苑社區黨委副書記黃敏銳介紹,花苑社區共有12000多人,其中30%是60歲以上的長者。而整個社區共有375幢7層樓房,現居住在老舊住宅小區高層的長者,面臨著出行困難的問題。兩會之后,東區花苑社區舊樓加裝電梯工作快步小跑,東區花苑社區黨委發揮黨建引領“主心骨”作用,牽頭制定協助推進舊樓加裝電梯工作方案,設置住宅加裝電梯服務咨詢專窗,同時發揮志愿管家作用,助力社區長者實現“電梯夢”。
家住柏苑新村松茂閣7樓、70多歲的李炯照是這棟樓的志愿管家,也是一名老黨員。一開始不是所有住戶都愿意加裝,低樓層的覺得沒必要,一些在外買了房子的老鄰居覺得可有可無,好不容易讓2到7樓所有住戶都同意加裝了,價格、分攤比例等又需要協商。好在李炯照不怕麻煩,一遍遍敲門詢問、一遍遍電話聯系,“最后我們這棟百分百的住戶同意加裝,每戶還統一加收4000元,統一安裝防盜門。”
正在申報加裝電梯的吳燦輝也是一名老黨員,他家住蓮花閣3棟7樓。在和左鄰右舍的溝通中,他花了2個月時間,做好了左鄰右舍的協調工作,“部分有意見的,一方面我自己去溝通,另一方面也請社區來協調。”他告訴記者,從去年12月起開始協調申報工作,如今已取得建設規劃許可證,等住建部門審批頒發施工許可證和公示無異議后,即可施工建設,預計今年5月可用上新電梯。吳伯如今已經成為半個“電梯專家”,“有搬走的老鄰居說,等電梯裝好了,還搬回來住,這里生活夠便利。”
多措并舉推動加裝電梯提速
為了使加裝電梯工作提速,花苑社區不斷總結、歸納、推出各類新舉措。從去年起,在社區加強政策宣傳,推出情景劇匯演,邀請規劃局專家講解,邀請5家電梯公司來設攤咨詢等,讓居民群眾充分了解加裝政策。2月20日,出臺了《關于東區花苑社區協助推進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方案》,方案中詳細規定了社區要做好五方面的協助工作,包括在黨群中心設置咨詢專窗,提供一站式服務,建立“一樓一檔”;其次是協助每棟樓的志愿管家、樓棟黨員、居民代表等開展籌備工作;三是協助市自然資源局開展公示工作,對有異議的單位或個人開展磋商協調;四是協助居民做好加裝電梯經費補助工作;五是開展電梯加裝后續服務。通過這些舉措,鼓勵符合條件的舊樓實現“應推盡推”。
花苑社區黨委副書記黃敏銳接受采訪時稱,為了讓居民看懂加裝流程,社區還制作了可視化的流程圖,并收集了一系列疑問解答等。社區將舊樓加裝電梯納入全年工作,設立工作專班,不斷總結工作經驗,希望形成可提供借鑒的模式。
黃敏銳介紹,下一步社區還計劃制作電梯“案例集”,“像樓盤戶型圖一樣,一目了然了解每條加裝電梯的外觀、造價、公司、分攤比例、后續管理模式等,給未加裝的居民提供參考和借鑒。”
據了解,目前,花苑社區已加裝建成電梯5條,在建4條,在途申請10條。
■相關新聞
市政協委員:舊樓加裝電梯 重視安全系數
我市今年計劃在全市老舊小區加裝150條以上電梯,在竣工驗收后每臺電梯補助10萬元。業主屬低保或低收入困難家庭的全額補助其設備購買及安裝費用。市住建局市場科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申請加裝電梯的共有80余宗。市行政服務中心設立“舊樓加建電梯”專窗,審批時間壓縮至法定時間的 30%。
市政協委員陳朝陽一直關注中山舊樓加裝電梯工作的推進,并先后走訪調研,今年“兩會”期間提出《關于提升舊樓加裝電梯安全系數的建議》。
陳朝陽表示,舊樓加裝電梯是一件重要的民生工作,舊樓加裝電梯的安全至關重要,他建議主要從技防和人防兩方面提升電梯的安全系數。在技術預防方面,陳朝陽表示電梯生產企業、電梯施工單位要對舊樓加裝電梯有更高的要求,首先是做好圖紙設計、認真選址,以安全為核心要求,注重安全細節,建成后要方便居民使用,并不會對小區居民出入造成影響;同時要推進物聯網監控系統的使用,電梯作為特種設備,通過物聯網實現協調,一旦發生故障可以消除大家對電梯產生故障的恐懼心理。在人防方面,主要從人的意識上提升電梯使用的安全的預防工作,減少事故的發生。
市住建局市場監管科工程師胡柏延表示,針對中山舊樓加裝電梯申請增多的情況,市住建局也將加強質量管理,如果是未報先建的話,按照相關規定市住建局將予以處罰,處罰金額是合同金額的1%。
本文標簽: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