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曾經,對于腿腳不便的顧阿姨來說,每一次上下樓都是一種折磨。顧阿姨所在的徐匯凌云街道化工一村這棟樓,是典型的老公房。老人們走到自家樓下,提著大包小包的購物袋,望樓興嘆,甚至有些腿腳不好的老人只能長期蝸居家中,成為“懸空老人”。
但從今天開始,顧阿姨不用再為上下樓發愁了。
今天上午,盡管陰雨蒙蒙,依然無法阻擋居民們的熱情,化工一村148號樓前熱鬧非凡。從嶄新的電梯中走出來的顧阿姨激動地說:“有了電梯真是方便,讓我們這些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再也不用為上下樓的事情犯難了!”今天,顧阿姨所在的這棟樓加裝電梯正式投入使用,周邊小區不少居民也冒雨趕來,共同見證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碰壁再碰壁,堅持再堅持,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化工一村148號樓建造于1990年,原為系統自管房,現為售后房,全樓六層住有18戶居民,三分之一的居民為70歲以上老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多層住房加裝電梯已成為一大“剛需”,如何解決居民上下樓的難題成了大家最急迫的期許。
記者了解到,這是一個典型的熟人社區,居民多是華東理工大學的教職工,居民自身素質高,議事意識、議事能力較強。2017年11月,在樓內居民錢平吉老師的倡議下,打破了老公房加裝電梯的“沉寂”。
“非常需要,有的鄰居因為上下樓不方便,把自己的房子租給別人住,再出去租一樓的房子住。”錢平吉老師告訴記者,在此之前,居民已經提出過兩次申請,但都因阻力重重不了了之,自己這是第三次提出加裝電梯的報告了。
在此之前,錢平吉老師認真學習了《上海市既有住房加裝電梯辦事指南》,在得知本幢樓具備加裝電梯條件后,便與居住在3樓的85歲高齡的朱裕貞老師一起,共同向居委會、業委會提出加裝電梯的需求,隨后便開始征求該樓業主的意向。
錢平吉老師是華東理工大學的教授,而朱裕貞老師退休前是華東理工大學的黨委副書記,用鄰居的話說“兩人有很強的個人魅力”。面對居民不友善、不信任、不買賬的時候,錢老師就與朱老師一起,不顧年老體弱,只要是在鄰居們方便的時間,無論白天還是夜晚,挨家挨戶登門拜訪或是電話聯系。辛勤的勞動換來了樓內業主的回應、支持與認可,終于在樓內所有業主之間達成初步共識,完成了最困難的集資任務。
2017年12月,啟動三輪意見征詢并很快達成一致。在居委會的引導協調下,148號樓電梯加裝4人自治管理小組于2018年1月14日正式成立。通過自治管理小組,居民自我管理、研究、解決樓道加裝電梯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從意見征詢到資金籌措再到監督管理等,居民全過程參與其中,充分體現了居民的迫切需求以及自下而上的自治意識。
“業委會、居委會、物業公司為了這事兒,大會小會開了無數個,大事小事解決了無數個,也給自己引來了不少煩惱,有時還不被理解,碰壁、碰壁、再碰壁,堅持、堅持、再堅持,不怕煩雜,光是樓下污水管和二樓空中網線就耗了相當長時間。”錢平吉老師告訴記者,加裝電梯的整個過程中,“三駕馬車”起了大作用。
加裝電梯涉及到很多專業技術,專業公司的全程參與為加裝電梯工程提供了良好的支持與保障。專業公司對設計方案、電梯方位、出入口走向等進行了多次研討與論證,通過技術手段完美解決了安全、位置、采光等問題,很好地回應了居民心中的疑慮和擔憂,使得加裝電梯工程更快達成共識。
2018年4月,工程啟動立項,并在四個月完成審批流程。8月18日,加裝電梯工程破土動工,12月28日工程順利竣工。2019年2月25日,電梯正式獲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
2019年2月25日,電梯正式獲得特種設備使用登記證
電梯雖小,加裝不易,居民區多元共治解難題
居委黨支部書記陳綺文在得知148號樓加裝電梯的需求時,第一時間表示支持:“小區的老人每天爬樓梯真的十分辛苦,加裝電梯是一件利民惠民的實事,居民有需求,黨支部責無旁貸。”
在小區黨支部帶領下,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齊心協力,對電梯公司、設計院進行了參觀考察。經過數次論證協調,召開小區業主大會與樓組長大會,解釋說明加裝電梯事宜,對其所在位置及道路、綠化、樓間的采光、噪音等是否會帶來影響等問題一一作了說明。會后向全體業主發放意見征詢單,成功獲得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
樓組長李力斌居住在二樓,對于加裝電梯,她家并沒有迫切需求。但她在得知鄰居想加裝電梯后,第一時間選擇了簽字同意。她說:“我們都有老的一天,樓里的老人上下樓的確多有不便,為他們多考慮一點,也是為自己提供一份便利。”
今天,看著鄰居們有說有笑地進出電梯,錢平吉老師感慨道,“住在4樓的陳老師90多歲了,就在我們商討加裝電梯的過程中,他過世了,沒能體驗到輕松上下樓的快樂。”
在上海,無電梯的多層住宅約有22萬個門棟。這其中,高樓層住戶達100萬戶以上。小小一部電梯,連接的是從一樓到頂樓的距離,溫暖的更是每一戶居民的心。記者了解到,上海為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試點,始于2000年前后的“平改坡”工程。由于加裝電梯涉及住宅結構調整、社區公共事務程序、資金籌集、工程審批、安全監督、運營管理等大量復雜問題,實際操作困難重重。
加裝電梯,給居民帶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幸福感與滿足感。一部電梯雖小,順利竣工卻并非易事。而化工一村在黨建引領下的多元合作共治中,充分利用熟人網絡的作用,培育發揮居民自治小組的力量,最終克服多重阻力和困難,成功加裝電梯的案例,無疑為其他有此需求的居民樓提供了有效借鑒。(人民網綜合)
本文標簽:老公房成功裝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