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上海樓市在持續濃厚的觀望氣氛中送走了“金九銀十”。
今年三季度,上海居民購房意愿指數創年內新低、商品住宅交易面積刷新五年來最低,庫存回升,樓市去化壓力正在逐漸顯現。有機構預測,房企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四季度將有更多房企選擇以價換量,加入促銷行列。對剛需購房者而言,房價泡沫在進一步擠出,樓市正重回買方市場。
上海社會調查研究中心上財分中心主任、上海財經大學應用統計研究中心主任徐國祥教授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三季度居民購房意愿和購買預期都出現大幅下滑,一方面由于上海樓市調控政策保持了力度和持久性,另一方面,樓市價格和成交低迷也加重了觀望情緒。”
前三季度成交面積五年新低
今年“金九”慘淡開局,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上海分院統計,9月份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約69.84萬平方米,環比大幅減少20.7%,處于近五年來同期第二低位水平。
進入“銀十”,市場表現同樣平淡。國慶長假期間,上海部分郊外環項目主動放低身段向購房者拋出橄欖枝,或以特價房源變相降價、或買房送車、或全員營銷疊加優惠,但觀望情緒似乎在打折降價面前進一步加重了。國慶長假期間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積5.62萬平方米,盡管相比去年同期略有增加,但遠遠不及2015年、2016年同期成交量。
在上海市楊浦區房地產交易中心,記者看到,10月29日10時30分許,20余個辦事窗口只開放了不到一半,前來咨詢的多為產證更名、轉名、房屋租賃等非交易類項目。
徐國祥教授告訴記者,目前上海“限購、限貸、限價”政策調控見效明顯,引發了二手房市場的連鎖反應,交易周期拉長。二手房難賣又反過來抑制了一部分改善型置換需求,因此近期上海市場交易轉淡。
據中指院數據,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493.92萬平方米,同比下跌4.2%,為近五年最低位。
庫存迎來拐點引房企加入促銷
前三季度,上海商品住宅從供不應求轉變為供大于求。中指院數據顯示,上海前三季度新增供應542.1萬平方米,成交493.92萬平方米,銷供比為0.92,相比于去年同期的1.47,出現了較大幅度回落。
從月度走勢來看,整個2018年銷供比一度大幅波動,直到6月份達到月度峰值19.18后,才出現大幅回落并始終維持在供大于求的狀態。
前三季度,上海商品住宅新開工與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中指院報告認為,第四季度房企將繼續面臨金融端調控繼續發力,融資難、行業信貸收緊等困境,資金面壓力劇增之下,房企處于業績和加速回款的迫切需求,供應量相較今年各季度仍將有所增長。
近幾年上海住宅用地供應有限,加之政策繼續嚴控,供應量大幅上升空間并不大。
上海易居地產研究院認為,供應量增長、庫存規模增加,增加了購房者議價的空間,另一方面,全國范圍內庫存反彈的走勢使房企營銷壓力增大,四季度將更加依賴“以價換量”的策略。
本文標簽:上海居民購房意愿創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