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金羊網訊記者唐珩報道:6月21日,2018廣東特種設備技術論壇在廣州長隆國際會展中心舉行。論壇由廣東省特種設備行業協會主辦。有專家在研討會上稱,應該建立規范細致、務實高效的電梯召回方式,電梯召回不妨借鑒目前比較成熟,并為公眾所接受的汽車召回方式。
在論壇上,國務院安全生產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種設備安全與節能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宋繼紅介紹,目前國內的電梯安全率比美國高,但多數梯齡較短,未來電梯安全仍然是民眾所關注的事情。他建議,電梯的定期檢驗,可以增加檢驗項目、檢驗內容,以緩解目前人手不足的現狀。
在會議上,來自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的賀青發表了關于電梯召回制度的初步探討。他表示,缺陷產品召回制度是規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保障消費者權益的一項重要制度。電梯作為特種設備之一,具有危險性和潛在危害性。在生產過程中,如果有缺陷,就會留下事故隱患,一旦發現就需要立即消除。針對批量產品或具有同一性質缺陷的電梯產品,由制造企業負責主動召回,能夠進一步加強電梯生產單位的主體責任,保障電梯使用安全。隨著我國特種設備法規建設的不斷深化,電梯召回的法規依據、召回方式監管,責任等也日趨清晰和完善。
他建議,電梯召回不妨借鑒目前比較成熟并為公眾所接受的汽車召回方式。目前,我國的汽車召回方式采用企業自行發現缺陷提出召回和根據國家指令進行召回二者結合的自主和強制結合型的召回方式。不過,因為安裝完成后的電梯已經成為建筑物的一部分,對于容易拆解整體搬運的電梯,例如露天型的自動扶梯、過街隧道扶梯,可以交回生產或者代理地點進行修理或更換;對于不能移動的垂直電梯、不便拆解搬運的自動扶梯,生產單位應當到缺陷電梯的安裝使用現場進行修理,更換影響電梯安全的某些材料或部件。
根據會議上公布的《廣東省特種設備檢測研究院特種設備檢驗狀況白皮書(2017)》,2017年廣東省電梯的不合格率為4%,其中“通道與通道門不符合規定要求”占不合格比例最高,約占不合格問題中的30.42%,這一問題會造成救援,延誤及維護不變;“緊急照明和報警裝置缺失或失效”其次,約占不合格問題中的28.75%,這一問題會導致困梯時乘客無法及時向外界求援,造成乘客心理緊張,影響外界救援速度。
本文標簽:2018廣東特種設備技術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