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15年間三次創業成功,如今,陸海峰又在謀劃下一個創業大計。
從自動化貿易,到研發大噸位電梯;從楊和的制造企業,到布局全國的行業翹楚……由他一手創建的住友富士電梯,已成為國內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電梯制造商和服務運營商之一。
愛跑步、愛爬山、愛越野,陸海峰的身上充滿了探險家的情懷,這也影響著他的人生軌跡。他敢于創新,打破行業潛規則,用品牌的力量讓消費者信賴住友;他孝義有德,對下屬員工樂于分享,成人達己是他信奉的人生哲學;他熱心公益,鐵肩擔道,期盼青年企業家群體快速成長,發光發熱。
當下,陸海峰正帶領住友富士快速奔跑,在他心里有一個終極目標:制造更適合人類使用的升降設備。
敢字當頭,創業一直在路上
法國先哲說:“當你與一個地方太像的時候,這個地方對你便不再有益”。這句話像是對陸海峰過去的總結。敢于求變的探險家情懷,讓陸海峰在15年間先后三次創業成功。
“十幾年以前,我們乘坐的電梯大部分都是上下抖動厲害缺乏舒適感,這就是電梯控制部分還沒裝上變頻器的緣故。”1998年,23歲的陸海峰第一次創業,跟別人合伙創辦自動化機電貿易公司,電梯里面的變頻器就是他們主營的產品之一。
5年后的2003年,陸海峰帶領自己的團隊進行第二次創業,做的還是變頻器產品。就在此時,隨著中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房地產市場開始高歌猛進,電梯的需求量隨之激增,三菱、日立、奧的斯等國外品牌風頭無兩。
在二次創業過程中,陸海峰感覺到發展貿易公司找不到屬于自己的品牌和產品,一直想辦法找機會轉型,考慮到自己對電梯行業上下游還算熟悉,于是果斷建廠生產電梯。
▲航拍位于楊和工業園的住友富士電梯有限公司。
事實證明,陸海峰的眼光是正確的。
作為“垂直交通”工具的電梯行業,截至2016年年末,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梯生產國和消費國,電梯保有量超過450萬部,已形成一個千億級市場。
就這樣,陸海峰從原來的團隊中抽出兩名骨干,并招來一批行業精英,引進日本的技術、管理,正式進軍電梯整梯生產行業,住友富士宣告成立,時間是2013年。
作為一支新力量,此時進入電梯行業,市場競爭壓力可想而知。但在創業者眼里,只有脫離熟悉的環境,到新的時空接觸新鮮事物,去磨礪自己,才可能超越自我、迅速成長。“出丑才能成長,成長就會出丑。”陸海峰說。
▲住友富士電梯生產車間。
自住友富士建立之初,陸海峰就制定了“高起點、高品質、高定位”的原則,對員工的要求則是:“高薪水、高壓力、高效率”。自2013年3月投產后,住友富士每月整梯平均產量達到100部,第一年電梯安裝工程突破了1000部,當年簽單量超過2000多部,成為行業的“黑馬”。
現在,陸海峰又將目光瞄準立體車庫、汽車電梯、老人座椅電梯、輪椅電梯等細分市場,對他而言,創業永遠“在路上”。
成人達己,獨到的用人培養模式
在陸海峰的微信和QQ名字后面,總會出現一個詞:成人達己。
“先要把身邊的兄弟姐妹培養起來,為他們搭建起平臺。你如果想站得更高,首先要讓兄弟姐妹站的更高。”陸海峰說,一直以來,他都用“成人達己”這個詞來鞭策自己。
▲陸海峰。
在陸海峰2003年二次創業時,全公司加上他自己也只有8個員工。創業期間,他開創獨特的經營模式,通過“資金+項目+資源”,將公司的業務大廳演變成“老板孵化器”,而他自己充當“母雞”的角色。別人經營企業是培養忠誠的員工,而陸海峰經營企業是為培養更多的老板。
他讓員工成長為懂財務、懂市場、懂管理的綜合性全才,三年培訓后,曾經的員工將會獨立代理國內外新品牌工控自動化產品,甚至把公司品牌讓已成熟的業務員帶去新公司,還配備市場、財務、公司管理骨干,使新公司能在短時間內立足市場,獨立成長。2006年5月,第一家分公司成立。
在二次創業期間,陸海峰通過這種方式培養超過20家獨立子公司,培養中小企業老板過百人,創造就業崗位近2000個。2003年陸海峰二次創業的公司曾一度連續8年成為本地行業中數一數二的公司。
如今,這種培養模式也在住友富士實行。在陸海峰看來,不論公司規模多大,資金實力多么雄厚,人是最重要的。要讓人有方向感、有目標,幫助員工成就一番事業。
在住友富士,每一個進入公司的人,都將有機會被培養成未來和公司合作,去全國、全世界成立住友富士的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獨當一面。“我告訴員工,進來公司5年,最多不超過8年,自己就要當老板,沒有這個野心,你就不要干。”陸海峰說的很認真。
正是這種獨特的培養模式,吸引了一批富有理想的年輕人聚集住友富士。他們在這里學習電梯原理,接受系統營銷培訓,然后與住友富士合作共贏,以老板的身份開疆拓土,成就自己的人生價值。
敢于創新,做規則的“顛覆者”
之所以進入電梯行業,還有陸海峰對電梯行業自身特點的思考。
他更為看重的是電梯銷售出去后長達十多年的售后服務盈利模式。不光要賣產品,還要在產品賣出去使用后掌控其十多二十年的服務,這是一個可持續盈利的生產模式。
▲電梯維護。
但電梯維保市場的“水很深”。
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電梯正常維保時間是每月兩次,每次不低于三小時,主要是為電梯做清潔、加油和測試。市場上一些非電梯廠授權的維保公司,以低價搶單,訂單金額甚至都不夠維保工人的工資。于是電梯五六個月一次小修,七八個月一次中修或大修,出現“一邊維保電梯虧錢,一邊修理電梯賺錢”的現象,這已經是市場默認的游戲規則。
陸海峰決定去改變它。
他強調,做電梯最終是做服務。作為公司首席客服,他向購買者保證,買住友電梯,未來兩到六年,易損件和自制件都明碼標價,六年內主機壞了免費更換。這樣一來,和住友合作的電梯維保公司,干干凈凈收錢做事,用戶使用體驗得到了保證,產品美譽度也得到了提升。
在技術創新領域,陸海峰更是不遺余力。這份熱心,不僅僅為了住友富士,更是為了佛山電梯產業。
一直以來,佛山在電梯行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市場地位,但也面臨著沒有高水平研發平臺的尷尬現實。對此,陸海峰大力推動安承升降裝備研究院落戶楊和,通過整合國內外先進專利技術,增強中國升降裝備的整體水平,打破高速電梯和特種用途電梯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
▲安承升降裝備研究院揭牌。
“成立升降裝備研究院,就是希望能夠凝聚一幫在升降設備方面深挖深耕的團隊,攻克研發難關。”陸海峰說,目前住友富士已將大噸位電梯、樓道扶梯以及一些升降裝備研發項目打包給研究院進行研發,待成果出來后,將借助住友富士營銷網絡進行推廣。
在住友富士的發展愿景里,上市將是其中一個“小目標”。目前住友富士已經走出高明,先后在四川、江西等地投資設廠,陸海峰計劃將高明楊和的基地推動上市,凝聚資本力量,將住友富士做大做強。
熱心公益,期盼青商成長
前日,廣東共青團“健康直通車”2017年醫療衛生志愿服務行動西藏行啟動儀式在西藏林芝市墨脫縣舉行。在為期9天的志愿服務中,來自佛山的志愿服務隊將開展送醫送藥、義診、醫務培訓、慰問困難群眾等活動,志愿服務隊中就有陸海峰的身影。
▲陸海峰(左一)參加醫療衛生志愿服務行動西藏行。
從更合農村走來的陸海峰,對公益有著更深的理解。“有人因你的幫助而擺脫困境或苦難,那種幸福感比個人財富的積累來得更真切、更有意義。”他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
在早期創業期間,陸海峰就經常進社區做慈善,助學助困,并根據困難家庭的實際,制定每個對象的個案幫扶方案。
2009年12月,在陸海峰的帶動下,公司成立了“樂善基金會”,他多次帶領員工深入到粵北山區及云南貴州貧困地區,向貧困學生捐贈了許多學習、生活必須品及教學用具,為更多的貧困學生改善學習和生活條件。一直以來,陸海峰都是身邊人的公益榜樣,他也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更多的好心人加入捐資助學的隊伍中。
▲住友富士向地震災區運送物質。
在天災人禍面前,總能看到陸海峰為之奔走的身影。四川雅安地震,陸海峰和員工載著兩大車生活物資趕赴災區,并捐贈價值8萬元的生活物資;云南昭通地震,陸海峰和員工運載著能同時供給7000人飲用的大型凈水器送達重災區魯甸。
▲陸海峰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
在擔任市政協委員期間,陸海峰積極履行參政議政職能,他撰寫的關于“讓微博為政府助力的建議”“關于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的建議”“商會急需進行管理體制改革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等提案被市政協立案。
2015年底,陸海峰當選為高明區青年商會會長,任職以來,他帶隊高明青年企業家去大學學習,走進知名企業參觀,到國外考察,讓高明青年企業家盡快成長。“我希望能帶動一批人,多外出學習,提高青年企業家群體的覺悟和眼光,為高明發展多做一點貢獻。”陸海峰說,他期盼將青商會的成員培養起來,在社會中體現青年企業家的價值。
本文標簽:陸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