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杭州有不少老舊小區都想加裝電梯,比如東河麗景苑,但因為各種原因,還沒有進入到電梯安裝的實際性階段,3月22日報道了華家池34幢的老教授們,也想加裝電梯的消息,因為沒有詳細的電梯方案和圖紙,杭州市的具體細則沒有公布,華家池社區沒有同意蓋章。
好消息來了!這兩天,《關于開展杭州市區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正在杭州市政府網站上“網上聽證”(截止日期4月17日),《征求意見稿》中對增設電梯的適用范圍、住宅條件、審批材料和程序等都作了詳細規定。
4層以上住宅可加裝電梯
可使用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
《征求意見稿》中明確了適用范圍:上城區、下城區、西湖區、拱墅區、江干區、濱江區、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國有土地上的既有住宅。另外,西湖風景名勝區、蕭山區、余杭區、富陽區、建德市、臨安市、桐廬縣、淳安縣、大江東集聚區可參照執行。
增設電梯的既有住宅,應滿足4個條件:具有合法的權屬證明;未列入房屋征收范圍和計劃;為建成投入使用的4層及以上的無電梯住宅;符合建筑結構安全、消防安全要求。
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所需建設資金及運行使用、維護管理資金,由業主承擔。資金分攤由相關業主協商確定。業主可以申請使用本人及配偶的住房公積金、住房補貼,也可以按規定申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
需要注意的是,增設電梯新增部分,不再另行測繪,不計入各分戶業主的產權面積,不再辦理不動產登記。
社區蓋章備案很重要
反對意見要實名書面提出
《征求意見稿》中,對申請安裝的步驟給出明確的指導,大致按照“確定申請人-制訂方案-協議公示-施工圖圖審-聯合審查-施工許可-竣工驗收”步驟實施。
其中,申請人必須要是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所在單元的業主,要負責工程報建、設備采購、工程實施、維護管理等相關工作。
申請人可以推舉業主代表負責以上工作,也可以經專有部分占單元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書面委托小區業主委員會、住宅原房地產開發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房改房原售房單位、電梯安裝企業、設計單位、監理單位等代理上述工作。受托人應當與委托人簽訂委托協議,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申請人作為建設單位也要承擔相應法律法規規定的義務。
申請人要編制增設電梯方案,方案包括:用地土地權屬、建筑結構、消防安全等的可行性分析,增設電梯的總平面布局概念方案、建設資金及運行使用、維護管理資金概算。
申請人應當依照《物權法》第七十六條規定,就增設電梯方案和電梯維護管理等有關問題進行充分協商,經專有部分占單元建筑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占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同意后簽訂協議,同時妥善處理好住宅周邊相鄰關系。協議需明確項目負責人或委托單位主要職責、資金籌集方案,電梯運行維護保養分攤方案等內容。
協議和方案需在擬增設電梯范圍內的相關位置公示10天,公示期相鄰權利人無實名制書面反對意見,協議由所在社區蓋章備案。
有異議的,增設電梯住宅所在的社區居委會應當應業主請求,組織調解,促使相關業主在平等協商基礎上自愿達成調解協議。調解不成功的,所在社區不予以蓋章備案。
換句話說,社區的蓋章備案這一步,很重要。華家池34幢接下來要討論圖紙
電梯后續的維保、電費分攤也要考慮
目前,華家池34幢加裝電梯就到了社區蓋章備案這一步。昨天下午,我又去了華家池社區,社區楊書記說,杭州市的細則在網上征詢他們也注意到了,34幢加裝電梯也是按照這個流程在走。
“之前居民們找了電梯廠家,但只是出了資金分配方案,沒有詳細的圖紙,加上沒有細則的規定,社區確實不好蓋章。上周日,街道、社區也幫忙聯系了一家電梯廠家,跟居民們接觸了,為他們畫圖紙,之后還要根據圖紙內容修改或協商,確定沒問題了,社區會協助居民們對方案進行公示。”
昨天傍晚,34幢加裝電梯5人小組的王書翔老師和幾個鄰居,剛剛跟街道、社區提供的電梯廠家接上頭,對方已經提供了詳細方案。
王老師說,接下來幾天,他們會跟34幢每戶人家詳細討論一下方案,如果沒人反對,就會委托社區對方案進行公示了。
如果進展順利,電梯安裝好后,也不是就沒有后續問題了,接下來每年電梯的維保費和電費,也需要考慮。
在34幢居民前期的電梯資金分配方案中,就有同樣比例的電梯電費、維保費用的分攤方案,101、102、202不分攤,201分攤5.8%,3樓分攤15.8%,4樓分攤20.5%,5樓分攤26.3%,6樓分攤31.6%。
這些費用,長年累月下來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目前杭州普通的電梯房小區,到底是怎么支出和收取這筆費用的?記者昨天聯系了城東的多立方、城中的文景苑、城西的文鼎苑三個小區問了問情況。
幾家物業都說,根據和維保單位簽訂合同的情況,每個小區電梯維保費的開支不一樣。
影響維保費高低的,包括維保單位資質、維保內容、樓層高低、電梯新舊等,新電梯一般維保費較低,使用到一定年頭的電梯,維保費就會往上浮動。一般情況下,十多層的高層電梯,每臺每月的維保費是350元。
而電梯的電費包含在業主繳納的能耗費中,能耗費除了電梯電費,還有其他公共性水電支出的費用。
這三個小區根據簽訂物業服務合同的不同,收費也不相同,多立方每戶的能耗費為0.3元/平米/月,文景苑每戶的能耗費為0.5元/平米/月,文鼎苑則是根據樓層高低不同,根據比例收取,大概在0.3元-0.5元/平米/月。
杭州有10多個小區安裝接力式電梯
杭州博物館還有無障礙升降平臺
在杭州,老舊小區成功加裝廂式電梯還需要努力。但目前存在另一種形式的電梯,類似“扶手電梯”的接力式電梯,已經在倉基新村、十五家園、昌化新村、武林花苑、新民村等杭州十多個小區成功安裝。
新民村的接力式電梯,是由5樓的謝大伯獨資安裝的,謝大伯說,因為他是第一家安裝升級版接力式電梯的住戶,所以價格上面優惠,一次性安裝電梯的費用是20萬,第一年免維修費,接下來的維修費,每年一節300元,這是一部八節電梯,一年2400元。
在吳山上的杭州博物館,也有兩臺類似的電梯,這種電梯有個專業的名字,叫無障礙升降平臺,在市區很多人行地道都有安裝,比如百井坊巷地道、延安新村地道等。
杭州博物館的無障礙平臺布置在博物館二樓到三樓、三樓到四樓的樓梯墻壁上,跟邊上的自動扶梯和樓梯平行,墻壁上有三到四條鋼管,里面暗藏鏈條,用于升降平臺的固定和移動。兩部升降平臺都有一塊一米見方的平臺,靠墻收著,上面貼著輪椅的標志。
昨天,保安隊長佘師傅說,這個升降平臺在2013年博物館開館的時候就裝好了,主要是為了給輪椅和行動不便的人使用,因為博物館的轎廂電梯只到二樓,想繼續往上就需要利用升降平臺了。
佘師傅給我演示了一下,打開電源開關,立著的平臺會緩慢放平,大概要半分鐘時間,平臺上有自動豎起的擋板,方便輪椅上下和在移動時不會滑出平臺,大約一米高的位置,還有鐵質護欄起到雙保險。
佘師傅說,因為是給行動不便的人使用,所以升降平臺的移動速度很慢,主要是求穩,我站在上面試了一下,穩是蠻穩的,但移動跟步行比起來,慢很多。
從3樓下到2樓,一共30級臺階,走走也就半分鐘不到,但升降平臺移動超過2分鐘,加上啟動和輪椅上下的準備階段,一共要5分鐘,且途中需要有保安全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