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互聯網的出現深刻改變了社會各行各業的同時,隨著下沉和普及程度的提高,覆蓋的人群也越來越廣。原本互聯網只是青少年、中年群體的獨寵,現如今已經向上覆蓋老年群體,向下覆蓋嬰幼兒、兒童群體。其中,近年來老年群體與互聯網的接觸越來越多。微信搶紅包、點外賣、滴滴,乃至成為“剁手族”等,都成為老年群體在互聯網上的常態。
老年“剁手族”的群體,自然讓急于打破增長天花板的電商平臺為之竊喜。但在竊喜之后,如何能夠進一步發掘這一特定消費群體,如何服務好老年人等,就成為電商平臺應該考慮的事。沒有明顯的進步,老年“剁手族”的體量就始終上不去。
網購改變生活老年人樂此不疲
從傳統觀念上來看,冠以時尚、科技等名詞的新鮮事物,似乎總是與老年人絕緣。但事實上,老年人接觸新鮮事物的動力要超出一般人的想象。尤其是互聯網,更是有著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老年人投身其中。在網購層面,老年群體已經展現出自己的威力。
數據顯示,僅在2015年有網絡購物支出的老年人家庭占19.0%,人均網購支出402元,比2014年增長12.9%。而京東平臺在今年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56歲以上消費者購買圖書的比例比90后高82%、比80后高42%,且高于平均水平38%。此外,淘寶網發布的2015中國互聯網消費趨勢報告顯示,50歲以上的中老年群體正逐漸成為不少網購商品的主要消費者:對于香水的消費持續增長;是網購自拍桿的主力;網購舞蹈裝備的平均消費是437元……
可以說網購正在改變著老年人的生活,而老年人對此也樂此不疲。究其原因有很多:老年人買東西都喜歡講求“性價比”,而網購商品價格較低這一觀念已經傳遞至老年群體,他們自然樂于進行網上和線下的商品進行價格對比并最終購買;老年人身體多數比較虛弱,大件、小件商品都可以送至樓下乃至家中,省卻了他們前往超市等進行購買的路途……不管如何,老年群體正在成為網購不可忽視的新鮮力量。
提升購物全流程體驗電商平臺得為老年人做點事
在老年群體變得愈發不可忽視之后,電商平臺要是繼續開拓老年人市場,就必須提升購物全流程的體驗,讓老年人認識到網購能夠帶來更多購物樂趣和實惠。否則,電商平臺就難以繼續快速擴張,只能是坐等老年群體的基數慢慢提升。
推出電商網站、APP等老年人專用版,以加大文字/圖片顯示、簡化購買流程等為主要優化對象,讓老年群體更容易代入網購環境中;集中火力推出老年人喜歡購買的商品專區,節約老年人搜索商品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步驟;現在太多的優惠券都是針對新用戶等提供但并沒有加以區分,可以針對老年群體提供更多更給力的優惠券,先吸引老年群體“上船”……
當然,很多老年人之所以對網購不感冒的原因在于電視上各種消息對商品造假的“妖魔化”。電商要加大審查力度,在老年人感興趣的保健食品、藥品等細分商品領域多下功夫。此外,就是要增強老年人退貨的便利程度,徹底解決老年人網購的后顧之憂。只有做到這些,才能讓老年群體真正自主自發地擁抱網購。
重構消費架構新時代零售不止于線上線下融合
網購的出現的確引發了連鎖式反應,不管是方便了大眾購物,還是對線下零售造成沖擊,都不能否認其帶來的影響。而在網購已經將要到達自己巔峰的當下,如何重構消費架構成為難題。
目前喊得最響的自然是想將線下、線下融合在一起的新時代零售,亞馬遜、阿里、國美等都不斷在這一領域進行探索。但實際上,除了關注渠道融合之外,將老年等過往的網購邊緣群體納入進來,也非常重要。
網購不只要便利年輕群體,更要覆蓋老年群體以擴大自己的勢力范圍。只有這樣,才能在日后的新時代零售上,真正在社會大環境下產生全面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