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傳統地產意見領袖們,要不就一步跨進了資本運作的領域,要不則“不務正業”去跑步的、做公益的、創業的,一下子好像都消失在了行業輿論場。在這個地產啞然的時代,大家都在尋覓新一代80后的地產意見領袖,在猜測誰會是推動行業繼續奔跑的領路人?
當大家把目光聚焦在有著海外留學背景、又是政協委員的京投發展副董事長、總裁高一軒的身上時,他堅定地直擺手。在他看來,80后有很多優秀的地產人,但受限于行業經驗的積累,目前新一代的地產人還遠不敢和傳統地產意見領袖們相比擬,只能說未來還是有機會的。
在高一軒看來,地產行業現在和未來都不缺機會,只是缺思考。就在“特色小鎮”蜂擁而上的今天,高一軒提出了自己的擔憂,他認為特色小鎮不應該采取短期爆發模式如雨后春筍般地在全國開花,因為如果有些操盤者沒思考清楚,容易滋生出新一批的“睡城”。
“特色小鎮首先還是要解決常住人口的問題,沒有常住人口就無法運營。參考國內的先行者,是如何解決一些旅游地淡旺季運營差距的問題。”同樣開始運作特色小鎮的高一軒,坦言京投團隊已然明白了還是需要通過融入當地文化、保障一老一小的需求來解決首要的常住人口問題。
就在今年11月15日,京投發展中標門頭溝區潭柘寺鎮三街區D3、D4地塊預留產業用地開發建設及合作經營項目。高一軒稱,上述兩地塊與檀香府相鄰,將打造CCRC退休社區。未來,檀香府大社區與CCRC退休社區,將聯合構成“隔代居”之間“一碗湯”距離的合家歡養老模式。這將是對整個潭柘寺文旅人居小鎮重要板塊功能的具體實踐。而這個過程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沉淀,不可能一蹴而就。
高一軒最后指出,每個地產時代都有機會,當下的樓市進入新一輪的行業周期,使得有很多創業者有機會享受0到1的過程,而今天的自己想要完成從1到100的過程,即希望在一個大的平臺上,干一到兩件在行業內覺得風云際會或是內心有成就感的事兒,期望把企業從一個規模帶到另一個規模或量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