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12月16日,張麗(化名)將名下一套位于浦東三林的兩居室由放賣轉為放租,因為最近半個月以來,中介帶看量為零。
轉售為租,是調控周期開始時一個典型表現。中原地產相關人士也透露,近期門店來訪客戶大幅減少。“現在一手房在搶收年底一波需求,都不敢漲價。”
綜合多家機構統計,11月以來,上海一手房周度成交量已下跌到13萬平方米左右的低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指出,預計12月成交量會比11月份有所下跌,入市交易樓盤呈縮量態勢,“從最熱逾480個盤縮到300多個,原因在于很多房企拿不到也不著急拿預售證。”
此外易居研究院數據顯示,其間成交價格也繼續下探,12月份前12天新房均價從4.6萬元/平方米回落至4.2萬元/平方米左右;成交量方面,這幾個月基本都是60萬平方米左右。
多名業內人士認為上海樓市的拐點將會在明年一季度來臨。此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跟蹤采訪的一個被限購人群,現在大部分也表示不著急買房,等明年初再做決定。
成交量下跌
從11月開始,樓市成交的下跌趨勢已經顯現。二手房尤為明顯。
房天下數據研究中心統計,11月上海二手房市場總成交量約19000套,較10月減少近2000套;成交均價上漲至40365元/平方米,較10月上漲3800多元;11月上海二手房住宅市場掛牌均價51619元/平方米,較10月下降1040元。12月第二周(12.05-12.11)也是“11.28房貸新政”第二周,上海二手住宅掛牌均價持續下降,環比下降0.12%;掛牌量微漲0.05%。
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一手商品房成交面積209.51萬平方米,同比下滑27.12%,環比下滑1.41%;商品房銷售價格28137元/平方米,同比上揚10.58%。受“滬六條”影響,11月份上海商品住宅網簽量環比下滑3成,同比下滑6成,是2015年3月以來最低位;供應量也連續兩個月下挫,新推預售18.75萬平方米,為今年3月以來最低值。
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指出,此次調控新政發布將大大改變買賣雙方對房價繼續上揚的預期,短期內抑制剛需和改善型需求,預計成交量在明年春節前將維持11月的低位,甚至更低。
房企也在抓緊“搶收”。11月以來,上海及周邊新房市場有23個項目開盤或加推,其中住宅項目15個,別墅項目2個,商業(含寫字樓、商鋪)項目6個。12月(11.28-12.04)第一周上海商品住宅市場新增供應30.32萬平方米;(12.5-12.11)第二周新增供應26.89萬平方米。
同策咨詢按照3個月移動存銷比來計算,市場去化周期已經擴大至7.6個月。由于新政出臺對改善型需求打擊較大,如果用10-11月的平均去化速度計算,存銷比已達10個月。同策咨詢表示,加上明年供應量提升,預計明年上半年市場去化周期會回升至12個月以上。
張宏偉指出,個案價格有可能會在2017年年中左右出現下調,尤其是本輪樓市上漲幅度較大中高端樓盤以及外環沿線高價地頻出的板塊,極有可能率先降價。
中介裁員潮起
二手房成交變化,直接影響的就是中介門店。一家中介機構相關人士透露,裁員潮已經出現,比如通過罰款、末位淘汰等方式裁員,“上半年業績再好,下半年連續兩個月沒有接單的話也要走人”。
12月8日,一份由中原地產中國大陸區主席黎明楷致寶原地產各部門負責人的公函宣布,寶原地產結束營業。黎明楷在公告中稱,由于寶原地產長時間持續虧損,在目前的市場狀況下,估計短時間內難以扭轉局面。寶原地產總經理蔣國平已于當天辭職。
據了解,寶原地產是中原地產2007年在上海成立的副品牌,在業務分布上,中原地產偏向市中心城區,寶原地產則分布于中心城區以外。中原甚至希望這一品牌在上海發展壯大后輸出全國,其一度也在上海市場表現良好,市場份額最高曾經達到前五名。但經歷幾次調控,寶原發展開始疲軟,加之近年受到鏈家快速擴張及互聯網中介的沖擊,其市場份額更是跌出前10。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虧損額迅速擴大是寶原地產關閉的主要原因,而且未來一年內,房地產很難快速回到上漲周期,這令中原集團選擇集中人力物力于主品牌的鞏固發展。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蔣國平,他表示自己目前在休假階段,具體情況還不是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