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7月30日,續荊州之后,杭州新華坊也發生一起電梯奪命事件。短短的時間里,全國發生多起電梯吃人事故。這些事故多由責任心不強所致,但從深層度上分析則是我們的行事思維方式沒跟上工業文明的問題。
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新華坊小區的物業公司曾給住戶發放過一份意見征集表,因為大修或更換電梯需要動用小區維修基金,物業來征詢業主們的意見。可是為什么時隔一年半多,大修或更換電梯卻遲遲沒有開始?這說明小區的管理方面對于機器設備這些“老虎”的厲害以及該遵循的規律,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以為湊合將就一下還能用。但在工業化時代,很多東西是不能像以前一樣可湊合將就的,違反了工業產品的規律是要出人命的。
我們畢竟已由農耕社會進入工業社會。目前,中國工業化進程只有短短幾十年,不論在大工業生產的產品質量監管,還是安全監管的文化上,都很不成熟,缺乏嚴格的流程意識和標準意識,不愿按規律來辦事。表面看是制度問題,但細究起來我們哪個監管制度從字面上不完善呢?所以根子上是思想的問題。實際上只要你在每一個細節上不厭其煩地嚴格按照流程和標準進行操作、監管,這些事故幾乎都可以避免。但問題是辦事的人腦子里仍是小農思維,不是工業文化鍛造出的按規律辦事的思維方式。試問我們可有德國產業工人“按規定螺絲擰三圈半扳手,絕對不會落下半圈”的近乎呆板的嚴謹?
可以說在近年來每個行業的任何一起安全事故中都可以看到這種影子:油管泄漏、煤礦塌方等等,不是源于我們的技術不行,而是在是否嚴格遵守規章的細節上出了問題。再比如交通,中國的人均機動車保有量仍低于西方工業文明國家,可為什么我們的事故發生率遠高出他們?就是因為我們還沒形成與汽車文明相匹配的思維,人們隨意變道、任性超車、漠視交規。
中國正在從工業2.0時代躍入更高層次的4.0時代,技術上我們已經成熟了、沒問題了,但在思維方式上,我們尚不能與工業文明相匹配。工業文明時代,更要求的是嚴謹和精細、尊重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