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近年來,隨著四川省瀘州城市的高速發展,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已成為瀘州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電梯就像是這座被拔高城市的“脊柱”,作為必不可少的運輸工具,支撐著樓房的高度,保障著樓房的正常運行。據調查,近兩三年,四川省瀘州市每年電梯增長速度都在20%左右。然而最近一段時間,瀘州市電梯事故頻發,使人們對電梯產生了深深的恐慌,甚至“談梯色變”。
2012年3月5日晚,瀘州市江陽區藍田鎮藍星路一號樓電梯因斷電突然停運,3名市民被困;6月6日下午6點半,城西灝景尊城2號樓一單元電梯出現故障,一名7歲小男孩被獨自困在電梯里40分鐘;6月18日,新馬路城市之心小區業主投訴,該小區因電梯頻頻出故障,導致1號樓、2號樓分別只有一部電梯運行;7月5日,業主反映陽光水岸B區4、5號樓的電梯經常出故障,報修多次無果。據記者調查了解,瀘州市目前電梯定期檢驗呈現三低(即電梯受檢率低、檢驗申請及時率低和檢驗一次性合格率低)情況。該市主城區共有各種在用電梯1500余臺,2011年,電梯的受檢率僅為70%,檢驗申請及時率僅為35%,受檢電梯的一次性合格率僅為30%。為保障人民群眾安全,記者建議:各級政府要盡快制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并確保辦法得到有效落實。同時,各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要加大電梯監察、檢驗工作力度,杜絕電梯惡性事故。建立動態電梯監管檔案。進一步查清電梯數量和分布,建立和完善電梯基本檔案,并及時更新信息,對電梯實施動態監管,從根本上解決電梯檢驗不及時或漏檢問題。通過多種形式加強宣傳,提高廣大乘梯者的安全素質,使其掌握正確使用電梯的基本知識和方法,提高電梯使用可靠性。對電梯使用單位負責人、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和維保單位負責人、維保人員、自檢人員加強培訓,提高他們的責任心和法律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依法加強電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強電梯的安全監察,逐步建立健全以電梯使用單位自我管理為主、維保單位按規定對電梯進行日常維保、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實施監察、特種設備檢驗機構依法檢驗、電梯乘客投訴的“五位一體”的長效監管機制,提高電梯安全運行率,使廣大乘客安全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