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電梯老齡化嚴重年限超15年達1.3萬余部,報廢標準力爭年內出臺,電梯“報警器”7月完成調試
本報訊 今天上午,記者從市質監局獲悉,東城2000部電梯安裝傳感器適時監測電梯安全項目,今年7月完成調試。同時本市今年力爭出臺電梯報廢標準,建立電梯品牌退出機制。
據了解,目前本市電梯已達到133384部,占全國電梯總量的7.9%。
近兩年,全市質量技術監督系統共受理特種設備業務投訴1752起,其中電梯類投訴舉報1513起,占投訴舉報總量的86.4%。反映的主要問題有電梯困人、溜車、運行噪音及電梯停運等。
記者獲悉,本市電梯等設備“老齡化”現象日益明顯。許多電梯進入了產品設計生命周期中的故障高發期。
針對目前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和日常維護保養等環節中存在的問題,本市將抓緊制定電梯關鍵部件和整部電梯報廢的標準,力爭年內出臺。
對于城鎮房屋老舊住宅電梯安全整治將出具體措施,通過制定標準提升電梯水平。
同時建立特種設備安全誠信體系,引導市場選擇,逐步建立電梯品牌退出機制。對于需要推出的電梯企業將強制退出。
記者獲悉,本市將以交通等人員密集場所為重點,制定電梯使用安全管理規范,在地鐵、鐵路、機場等軌道交通、車站、機場等公共交通領域嘗試建立電梯制造單位安全質量終身負責制度。本市目前正在進行老舊小區電梯排查。今年7月后,所有電梯將按新國標進行檢查以及整改。
據介紹,根據本市物聯網建設,東城區重要場所和重點單位約有2000余部電梯將安裝應用傳感器等設備,對電梯安全進行適時監測。該設備將于今年7月完成調試,年底完成驗收。
該項目總投資2590萬元。記者獲悉,電梯物聯網技術標準涉及三類13項標準編制,現已完成9項標準草案。今后還將在海淀中關村、西城金融街等地區試點。
據悉,今年本市將建立北京市特種設備技術規范和地方標準框架體系。并組織制、修訂電梯關鍵零部件報廢等地方標準。修訂《北京市電梯安全監察辦法》,出臺《交通行業特種設備使用安全管理規范》等。
另外,今年爭取將鍋爐節能工作納入全市節能減排整體工作中。
●電梯使用情況
目前已有32577部電梯(占北京市電梯總量的23.9%)使用年限超過了10年;使用年限超過12年的有2.3萬部,占17%;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有1.3余部,占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