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繼7月5日北京地鐵扶梯發生傷亡事故后,國際電梯巨頭奧的斯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奧的斯電梯又接連在南京、大連、上海爆出突然停運事件。專家認為,電梯質量安全問題不只是“一家企業的事情”,如果不深刻吸取教訓,公共安全領域的類似悲劇還有可能發生。
奧的斯多地“闖禍”
繼7月5日北京地鐵發生傷亡事故后,奧的斯電梯又接連在南京、大連、上海曝出突然停運事件。
據報道,7月7日傍晚,在大連市某小區內,一名年輕的婦女被奧的斯電梯公司控股子公司生產的西子奧的斯電梯困住一個小時;7月9日晚,南京漢中門地鐵站的奧的斯轎廂式電梯突然停運,萬幸的是沒有人員受傷。
7月10日,上海徐匯區一商務樓內的一臺奧的斯客運電梯在運行時突然瞬間下滑,直線下墜5層樓,十多人被困。事后,部分乘客感覺胸悶、脊椎疼痛,所幸未造成人員死亡。
7月11日上午,上海軌交3、4號線曹楊路站一部奧的斯電梯在運行過程中又突然停止工作。但事發時電梯上乘客不多,且在監控可及的下半部分電梯未見有乘客摔倒受傷。
幸運的是,此次事故或許并不涉及電梯質量,目前亦未接到站臺方面有關乘客受傷的報告。據報道,曹楊路站立即聯系西子奧的斯維修人員趕往現場。據現場維修人員分析,造成扶梯停運的原因可能是乘客的大件行李碰到了自動扶梯的開關。
但無論如何,國家質檢總局已經專門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全國立即停止使用奧的斯513MPE型號自動扶梯。聯系廠家和保養單位對該扶梯進行全面檢查,消除安全隱患。扶梯存在設計缺陷
7月10日,北京市政府召開4號線扶梯事故通報會,北京市質監局副局長張巨明表示,經初步判定,發生故障的奧的斯513MPE型號扶梯存在設計制造缺陷。張巨明表示,事故直接原因是固定零件損害,驅動主機發生偏移,驅動鏈條脫落;具體原因委托國家電梯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驗。他強調,可以初步認定,此次事故是因為奧的斯此款扶梯存在設計缺陷,同時維護保養不到位,該公司對事故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其實,這并不是奧的斯電梯第一次在中國發生事故。早在去年12月,深圳地鐵1號線國貿站同樣發生了一起類似的事故,導致25名乘客受傷。深圳事故和此次北京事故的罪魁禍首,都是由奧的斯公司生產的同一型號513MPE型號電梯。
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處處長張平中對媒體表示,“就目前北京地鐵事故調查公布的原因看,與深圳發生事故的原因很相似。”當時的檢驗結果很明確,“該款產品的設計存在安全隱患”。
據報道,在深圳地鐵1號線扶梯事故發生之后,深圳地鐵集團就要求奧的斯公司更換存在缺陷的扶梯主機,采用全新的、更有安全保障的緊固方式。目前深圳地鐵所有電梯和新開地鐵線路均已不再采用螺栓式固定方式。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國際電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國際電梯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電梯網。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p##e#
對此,奧的斯的說法則不同。奧的斯公司公共關系部有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當時對深圳的地鐵扶梯確實更換了螺栓,但“原因與深圳有關部門的說法有所出入”,不是“設計問題”,而是“為了排查安全隱患”。
而對于連續出現的電梯事故,奧的斯公司相關人士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能將北京和深圳事件歸結為同一類事故。由于還沒有最終定論,也不能將事故原因歸為產品缺陷。”
各地電梯標準不一
7月10日,深圳地鐵再次發生電梯逆行事故。深圳地鐵4號線清湖站B出口的上行扶梯運行至1/3處后,突然停頓后逆行,造成當時使用扶梯的4名乘客全部受傷。目前事故原因仍在調查中,但這次的肇事電梯并非奧的斯。據報道,有記者在現場看到電梯沒有中文銘牌,僅在踏板上有CNIM字樣。深圳此次出事的電梯,是由世界上最大的公共運輸設備制造商之一———法國CNIM公司生產。看來,出事的不都是奧的斯513MPE。那么,還有什么品牌什么型號的電梯是真正安全的?還有多少電梯在帶病運行?
針對此次北京電梯事故,北京市軌道交通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地鐵4號線的自動扶梯荷載條件:在任何3小時間隔內,持續重載時間不少于半小時,其載荷達到100%制動載荷,理論輸送能力:11700人/小時,符合重載扶梯標準。
然而,有專家立即質疑,國內對于重載型扶梯,既沒有相關定義,也無相關國家標準。更有媒體調查發現,國內電梯重載標準不一,如廣州地鐵扶梯的重載標準就是北京地鐵公布標準的兩倍。
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工程師饒美婉就稱,對于公交重載扶梯,需要考慮在3小時的時間間隔內,1小時的持續重載。廣州地鐵站內自動扶梯的標準就是不小于1小時。這意味著,廣州地鐵的重載標準是北京標準的兩倍。
甚至有媒體報道,國內多家電梯企業對重載扶梯的“國標”同樣存疑,而國內重載電梯的國標已經落后歐洲標準10余年。
對此,暨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李從東對媒體表示,電梯質量安全問題不只是“一家企業的事情”,如果不深刻吸取教訓,公共安全領域的類似悲劇還有可能發生。也有媒體認為,電梯是關乎公共安全的特種設備,必須有特別的安全措施;升降、滾動的電梯質量是什么樣子,普通人看不見,但電梯的安全保障,不能變成看不見的“黑箱”。有關部門應該及時采取措施,保障公共安全。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國際電梯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和程序等作品,版權均屬國際電梯網所有。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國際電梯網。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