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2010年12月14日上午9時許,在深圳地鐵1號線國貿站里,上行的5號扶梯突然發出一聲巨響,開始逆行,乘坐扶梯的行人失去平衡順著扶梯向下倒去,24名乘客受傷,其中3人傷勢較重。
2011年7月5日上午9點36分,北京地鐵4號線動物園站A口上行扶梯突發逆行事故,行人倒在電梯下,1死28傷。
7月10日晚21時,深圳地鐵4號線清湖站發生扶梯逆行故障,突然停頓后逆行,扶梯上的乘客猝不及防摔下,4人受傷。
近幾年,電梯安全事故頻發,我市電梯安全狀況如何?電梯使用年限是多少?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我市部分市民、相關部門及電梯維保公司。
電梯暗藏安全隱患讓人憂
電梯困人事故時有發生
記者近日對我市部分寫字樓和民用住宅樓進行調查,發現一些電梯暗藏安全隱患。
在經十路一商用樓上,記者詢問了大樓物業人員電梯維修保養情況。物業人員告訴記者,他們一般三個月到半年對電梯進行一次維護保養。
在二環南路附近一居民小區,物業人員告訴記者,小區電梯進行維護保養費用較高,所以電梯一般兩三個月才維護保養一次。
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他在花園路一幢商用樓上班,一天他乘電梯到10樓時,電梯突然停下,并快速下滑,當時和他一起搭乘電梯的還有另外兩位男士,電梯突然下滑令他們很緊張,電梯在7層停住后,他趕緊跑了出來。
在洪樓西路一座小高層里上班的陳女士告訴記者,她所在的樓房有兩部電梯,但使用僅5年就經常“罷工”,有一次她和同事被困在電梯里半個小時。由于電梯經常出故障,物業公司干脆停了一部電梯。電梯經常出故障,到底是什么原因?用戶調查發現,原來是物業公司不稱職,找的電梯維保公司在維修時經常走過場,后來用戶新聘請了一家物業公司,并換了新的電梯維保公司,現在電梯終于能正常使用了。
新聘請的這家物業公司李經理告訴記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電梯作為特種設備,內部不同零部件的維保周期各不相同,其中一些易損的部件必須每15天維保一次。為了讓電梯能正常使用,物業公司投入3萬多元對電梯進行了維修,現在電梯維保公司必須按時對電梯進行檢修。
據透露,為了節省電梯維保費用,有的物業公司選擇價格便宜的維保公司。一部電梯一年的維保費用大概為8000元到10000元,而一些第三方電梯維保單位的報價卻只有3000元甚至更低。這樣的報價下維保公司還要賺錢,難免會以犧牲電梯維保質量為前提,在零配件上以次充好,無形中為電梯安全埋下了隱患。
#p##e#電梯如何維修保養
記者聯系到一家電梯維保公司,并跟隨其工作人員對其維保范圍內的電梯進行了維保。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要維保的這個電梯是例行維護,并不是因為外地出現電梯故障之后才對它進行維護的。
維保工作人員先在電梯入口前掛上了“電梯維護”的牌子,然后打開電梯轎廂門,先查看了電梯四壁,看看有沒有問題。之后進入電梯機房進行檢查,并對個別零件、部位加油潤滑。然后檢查控制屏,做保養、維護,檢查各個接線是否緊固,看看繼電器是否需要維護或者更換。最后檢查、保養曳引機,檢查油質、油位,看看是不是需要換油,檢查滑動軸承、皮帶、螺栓等,并上潤滑油做保養。還有選層器、限速器、還要對電梯井道底坑進行檢查,看感應器及各開關是否正常,并做相應的維護。
工作人員說,電梯維保很枯燥,很機械,就是按照程序來進行。做一次電梯的例行維護保養,需要兩三個小時。
記者了解到,我市質監部門要求,電梯使用單位要設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或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他們應當經專業安全教育和培訓,持證上崗。電梯使用單位應按規定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申請,并按規定張貼《檢驗合格標志》。電梯使用單位要與取得相應許可且具備24小時安全承諾服務的維護保養單位簽訂電梯維護保養合同。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應建立健全有關管理制度,至少每15天對電梯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等維護保養工作。建立24小時有人值守的安全服務值班電話,保證在電梯發生困人故障或其他緊急情況時能夠及時趕到現場進行處置,確保人身及電梯安全。
電梯安全存在四大“病癥”
市鍋爐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首席檢測師安寶豐告訴記者,現在企事業單位、商場超市都很重視電梯安全,但一些老舊居民樓,有的無物業管理單位,也無業主委員會,更無維護保養單位,所以電梯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新建小區問題也不少,有的小區,由于物業管理公司經常更換、入住率低、物業費難收,導致電梯維修保養經費無法落實;有的小區管理混亂,電梯安全技術檔案缺失,沒有專門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安全隱患的原因不外乎幾個方面:
一是維保不及時、救援不及時。電梯是復雜的機電設備,維保不及時,小故障容易造成轎廂驟停、門不能開啟、將人困在轎箱內甚至夾擠乘客等問題,此時如沒有專業人員救援并排除故障,就可能出現事故。從目前市質監局收到的投訴看,電梯出現問題主要是維保不及時,一些使用單位雖然按照質監部門要求,與維保單位簽訂維保合同,但存在“壓價”等現象,支付的維保費大打折扣,造成維保公司“只維修、不保養”,使用單位、維保單位為了維修費爭執,互相推卸責任,不能保證電梯安全運行,甚至導致操作人員不到位,當電梯被困人員發出求救信號時,因電梯無人值守而造成事故。
二是電梯管理使用單位為省維護費非法運行。一些賓館、寫字樓、單位對使用的老舊電梯、運行時間較長的電梯、貨梯等,不愿花錢大修保養,為了節省“維保費”、“檢驗費”,以“暫時停用”等為由,不向質監部門報檢,而乘客人多或有貨物提升時則私自運行。這類電梯,超過檢驗期限,安全沒有保證。
三是部分老舊電梯超期服役。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生產的電梯,設計、生產制造、安裝技術不完善,電控、機械故障較多,讓乘客十分擔心,這類電梯目前逐年減少、報廢。但同時,隨著電梯產業規模激增,一些小電梯廠不正當競爭,用減少成本等方法生產價格低廉的電梯,質量問題較多。從處理消費者投訴看,確有一些不良開發商選用價格低廉的電梯,造成業主投訴。
四是非專業人員操作電梯造成事故。我市曾有過電梯安裝、維修人員在工作時發生事故的例子,因此加強維保單位資質人員專業化培訓十分重要。
#p##e#老舊電梯尚無強制報廢期限
濟南市仍有部分老舊電梯在超期服役,為什么這些老舊電梯不報廢?市質監局相關人士表示,在電梯的使用年限及超過年限是否強制報廢這方面,目前我國還沒有相關的標準,質監部門只能在每年的電梯定期檢驗中發現哪項不合格,強制要求使用單位整修后再投入使用。
安寶豐告訴記者,電梯是國家規定的八大特種設備之一。我省強制性地方標準《電梯維護保養要求》明確規定,電梯維修公司每半個月要赴現場維修保養一次;通常3年至5年,電梯需要大修一次。但對于老舊電梯何時退役,沒有明確的規定。
據介紹,目前我省青島市已經出臺相應法規,《青島市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已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確規定住宅電梯使用十五年以上或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經安全技術評估確認已無法保證安全,且無改造、維修價值的將報廢。電梯內廣告費用必須專款專用,用于電梯的維護和保養。
電梯無檢驗合格證可舉報
安寶豐說,國家質檢總局于2009年12月4日頒布了新的電梯檢驗規程———《電梯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規則——— 曳引與強制驅動電梯》(以下均稱“新檢規”),并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要求電梯生產單位(設計、制造、安裝、改造、維修、日常維護保養)和使用單位、檢驗機構都必須遵守相關的條款規定。
新檢規要求,電梯等特種設備實行報檢制度。電梯相關單位在報檢以前要按照規定的項目和要求進行自檢,自檢結果合格并出具報告。檢驗機構在相關單位的自檢合格基礎上進行檢驗。自檢報告存入檢驗機構的報告檔案。
他提醒使用電梯的人員應當注意以下事項:乘客進入轎廂后,通過按動樓層選層按鈕確定電梯停靠樓層;乘客不得倚靠轎廂門;電梯均有額定運載人數標準;當人員超載時,電梯內報警裝置會發出聲音提示,此時乘客應主動減員,退出電梯。
當電梯發生異,F象或故障時,乘客應保持鎮靜,可撥打轎廂內報警電話尋求幫助或等待救援。切不可擅自撬門,試圖逃離轎廂。
特別需要提示的是:沒有“安全檢驗合格”證書或有證書但已過檢驗有效期的電梯是不安全的。發現此類現象的用戶,可撥打12365熱線舉報,市質監局將根據情況進行及時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