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電梯行業新媒體!
[打印] |
近日,北京地鐵4號線電梯發生的重大事故造成1死30傷。記者隨即對相關問題展開調查,發現部分市民乘手扶電梯時并未手扶,存在安全隱患。
7日,記者首先來到一家商場,看到一位顧客正站在一臺階式電梯上打手機,當抵達樓上的時候,他并未注意到應該邁步,險些摔倒;有一位女士帶著小男孩,小孩扶著右邊的扶手,將腳放在電梯的玻璃上蹭,可家長并未阻止;另一位母親帶著8歲的兒子乘梯時,小孩倒著站。經記者提醒,這位母親才表示“一定會注意”。
超市的手扶電梯為了方便手推車上下,多是無臺階設計。市民更鐘愛推車扶手,電梯扶手則成了擺設。在北新道附近一家超市,一名乘客把自己的孩子放在手推車里乘扶梯。上行過程中,這名乘客只是將手扶在推車把手上,而電梯扶手則成了擺設。見狀,一名工作人員上前提醒,這樣容易翻車,不要把小孩放在車內。記者觀察了10分鐘,發現近半數的市民無視電梯扶手。
不少單位雖在醒目的地方設立了警示牌,上寫提示語,但很多市民視若不見,覺得乘手扶電梯出事故的幾率很小。
據業內人士介紹,手扶電梯不是人們想象的那樣絕對安全,由于手扶電梯踏板都是咬合式,出現機械故障時,如果站姿不對,并沒有扶著扶手,容易摔倒釀成事故。因此,乘手扶電梯時要仔細閱讀電梯旁的安全提示,特別是在夏季穿長裙、鞋上有裝飾品的市民,要注意防止卷入電梯縫隙引發安全事故。